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语文七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语文七答案,2022炎德英才大联考分享整理关于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语文七答案的相关试卷和相关答案分析,完整的炎德英才大联考试卷答案请多关注我们!
1、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语文七答案
2、炎德英才长沙市一中2022届高三物理
3、炎德英才长沙市一中2022高三月考九
梁启超为李鸿章作传,说:“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下列材料体现“惜李之识”的是 A. “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B. “是役也,李鸿章之事,记者不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兴盛之理”
C. “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处之策,故不得不隐忍于一时也”
D.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
结合史实可知,“惜李之识”主要是指惋惜李鸿章对中西认识上的不足。A项是将晚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责任归结于李鸿章,这应该属于“悲李之遇”,故A项错误;B项是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认为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失去机遇较多,如“避战保船”等,但就算不失这些机遇,也不会取胜,这符合“悲李之遇”,故B项错误;C项意在说明因为中国落后的国力,就算才能高于李鸿章,也不得不屈辱求和,这符合“悲李之遇”,故C项错误;D项指责李鸿章不知世界民主政治的大势,不了解西方民主政治及民主思想,仅学习西方技术层面,这体现李鸿章对中西认识的不同,符合“惜李之识”,故D项正确。
以上就是关于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语文七答案的部分内容信息了,详细及完整的请多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