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精准预测卷(二)2英语答案

2022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精准预测卷(二)2英语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2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精准预测卷(二)2英语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42.示例一论题:发展历程一晚清中国经济的艰难转型。(2分)阐述:晚清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变动,但由于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影响,自然经济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极大地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缓慢解体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延续和自然经济的稳定性,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入侵,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因而具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局限性,民族资本主义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对西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在晚清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呈现曲折缓慢发展的状态,晚清中国经济转型艰难。(10分)示例二论题:经济现象与历史规律—近代经济组织折射经济变迁。(2分)阐述:随着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沿海乃至内地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输出商品、开办工厂的主要基地。在中外贸易发展的同时,买办、牙商等中间商人群体,商业公会、洋行、银行等商业金融机构,以及传统票号、钱庄等机构近代化转型的加快,成为近代中外贸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化、西方化经济群体和组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近代中国沿海地区经济转型的深入发展。因此,社会变迁下近代经济组织的出现折射出近代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趋势。(10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转型,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究历史事件、阐述历史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题意,学生以近代中国经济转型为切入点,围绕2000年以来学术界研究的领域、现状及成果,再结合所学近代中国经济变迁的基本事实拟定论题,并以所拟论题为依据,高度概括论题所示时段经济发展的总体状态,并阐述原因。从材料设置来看,学生可以从发展历程等领域提炼近代经济转型的曲折与缓慢,也可以从经济现象与历史规律的领域,通过新的经济组织、经济现象的出现,论证近代经济的西方化转型,还可以围绕研究方法与传承的领域,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进行阐述。
6.B【解析】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印度河上游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形坡度大,堰塞坝分布较广,是由滑坡、崩塌等堵塞河道形成的;火山活动和冰川融化不会使堰塞坝大面积分布;青藏高原西南部降水量较少。故B选项正确。7.C【解析】本题考查堰塞坝对河道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于堰塞坝的堵塞,以堰塞坝为临界点,其上游沉积作用加强,坡度变缓;靠近堰塞坝上游一侧,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导致上下游落差增大,坡度加大。故C选项正确。8.A【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时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当堰塞坝溃决后,其上游河段与下游落差增大,流速加快,侵蚀作用增强;其下游河段受到溃决洪水的影响,侵蚀作用也增强。故A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