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地理试题答案

趣对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地理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地理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地理试题答案

image.png@!test

1.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研究宋代及以后朝代的书籍史”有误,原文第三段是“断代的书籍史,关注宋代以后者居多”C.“明清时代的各种写本文献最为重要”错误,原文第四段是“书籍史应该重视各种与书相关的史料,明清时代的各种写本文献尤其重要”。D.“学者认为简帛石刻不属于书籍”错误,原文倒数第二段是“对于简帛石刻等究竟是否属于书籍,有不同的看法”。2.B【解題思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意在说明视角选择在书籍史研究中的重要性”错误。文章第三段例举何朝晖的著作,是为了说明在书籍史具体研究中不同的角度往往融合为用。3.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第四段可知,边缘人物主要是指书籍作者以外不常被注意的人,包括代笔、代刻的人等,也包括各类“隐身人”“捉刀人”,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不属于边缘人物。

image.png@!test

7.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地表温度逐渐上升,促进了潜热通量的输送,该湿地在北京时间15:00左右潜热通量达到最大值,此时应是当地气温最高的时刻,即14.00左右。根据时间计算,该湿地应在(33°N,105°E)附近,A、C、D三个地形区在经度上都不符合。另外,根据高寒湿地可以排除CD选项。8.答案:A解析:夏季湿地近地面向大气的潜热通量的输送最强,主要归因于夏季较强的太阳辐射对地表的加热效应以及湿地地表充足的水分支持。故b曲线表示夏季。冬季由于是湿地的冻结期,地表蒸发量很小,故d曲线表示冬季。就该地而言,春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气温高于秋季,湿地潜热通量春季大于秋节,天中湿地地表水存在冻、融,使得潜热通量的日变化春季也大于秋季。故a曲线表示春季,c曲线表达秋季9.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春季节潜热通量的日变化过程均为单峰型:8:00~15:00,潜热输送的原因是地面温度升高;潜热通量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具有一致性;通常在300-6:00出现由大气向地表的潜热通量,主要是由于此时地表温度较低,有水汽凝结在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