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第三次双减评估历史试题答案

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第三次双减评估历史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第三次双减评估历史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18.C【解析】据材料可知,黄宗羲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孔子、朱熹、王阳明,且始终持尊敬的态度,而批判挑战正统的李贽,这说明其思想范畴仍是儒家思想,故选C项;根深蒂固是一个贬义词,题目只是叙述了黄宗羲对儒学的态度,并未对黄宗羲进行褒贬,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反对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黄宗羲尊崇儒学,强调对前代儒家代表的尊敬并未提及要复兴古代儒学,排除D项。
31.(1)伦理信仰:忠、孝。(4分)》(2)出发点:责任感和使命感。(4分)》途径:格物致知;反省内心或致良知(知行合一)。(6分)(3)新内涵:公天下的世界意识。(2分)】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9分)【解析】(1)据材料一“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得出伦理信仰是忠和孝。(2)第一小问出发点,据材料二“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得出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小问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3)第一小问新内涵,据材料三“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得出高于国家的世界意识。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个人修养、民族意识、全人类情怀方面分析家国情怀的意义,得出树立家国情怀,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