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答案

2021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1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17.示例:观点:称呼词语的变化反映了清政府近代外交意识的形成。(2分)评述:称呼词语的变化:对西方的称谓由“夷”逐渐变为“洋”,“天朝”称谓逐渐被“中国”取代,“中国成为对外的主要称呼。(6分)称呼词语的变化原因:近代中国一系列对外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自尊心严重受挫;在与外国打交道的过程中,对西方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认识逐渐加深: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6分)》称呼词语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清政府逐渐抛弃传统的天朝上国意识,并逐渐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对外交往理念,由傲慢自大轻视西方到正视学习西方。(6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要注意审清题目,首先根据材料指出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内外称呼词语的变化:对西方的称谓由“夷”逐渐变为“洋”,“天朝”称谓逐渐被“中国”取代,“中国”成为对外的主要称呼。评述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对西方称呼变化的原因,主要从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自尊心受到打击、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国家利益的维护等角度思考:指出这种称呼变化的实质,即清政府的外交观念从天朝上国到平等的近代外交的转变,由傲慢自大轻视西方到正视学习西方。
7.B【解析】在兴办洋务之初,李鸿章要置办机器,奏折中还要采取这种类似于“中体西用”的策略,这从侧面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面临巨大的阻力,故选B项。李鸿章的这段材料不能看出“中体西用”与社会上其他主张的比较占据优势,A项错误;材料中“非谓培补修养之方,即在是也”可以看出李鸿章没有提到在政治上、文化上引进西学进行革新,C项错误;李鸿章个人不能代表“国人”,材料也没有国人对待“西学”态度的前后比较,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