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衡水金卷先享题 高三一轮复习40分钟单元检测卷(老高考)/(人民版)历史(二)2答案

2022-2023衡水金卷先享题 高三一轮复习40分钟单元检测卷(老高考)/(人民版)历史(二)2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2-2023衡水金卷先享题 高三一轮复习40分钟单元检测卷(老高考)/(人民版)历史(二)2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3.B【解析】根据材料,唐德宗朝“四镇之乱”时,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分别称王,但仍尊唐中央为正统,而朱泄在长安称帝,却是企图取唐而代之,所以唐廷宁可赦肇乱的河北而讨朱批,藩镇割据各拥强兵,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唐王朝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力求得暂时苟安,措置失当,“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唐政府的这种做法使得藩镇割据得以长期存在,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此时中央集权在削弱,排除C项;唐朝的灭亡不是直接由于此,这种做法只是加速了唐朝的灭亡,排除D项。
11.A【解析】根据材料中图示可知,关于《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1950年达到了最高点,1953年使用频率处于最低。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和封锁政策,尤其是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因而此时期“帝国主义”一词使用频率很高。而随着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有所缓和,因而“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处于下降趋势,A项正确;图示无法体现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的方针,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冷战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