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 QG-新教材(一)1政治答案

2023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 QG-新教材(一)1政治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3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 QG-新教材(一)1政治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21.(11分)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本实验验证了朊病毒是蛋白质(几乎不含P)侵染因子,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实验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KH232P04朊病毒(NH4),33S0连续培养连续培养提取朊一段时间一段时间病毒牛脑组69牛脑组织脑组织细胞织细胞5连续培养一段时间提取朊上清液国搅拌后离心培养适牛脑组病毒沉淀物宜时间织细胞43(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235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阮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放射性应主要位于中,少量位于中,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是(4)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一般病毒侵人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填物质)。【答案】(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同位素标记法(2)几乎不能几乎不能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质,所以几乎不含P,所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几乎不能检测到32P(2分)(3)沉淀物上清液少量的朊病毒不能成功侵入牛脑组织细胞,离心后位于上清液中(2分)(4)核酸(2分)【解析】(1)由图可知,本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2)由于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质,蛋白质中P含量极低,故试管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因此,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也几乎不能检测到32P。(3)经试管5中牛脑组织细胞培养出的朊病毒(蛋白质)被5S标记,提取后加入试管3中,35S随朊病毒侵入到牛脑组织细胞中,因此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同时会有少量的朊病毒不能成功侵入牛脑组织细胞,离心后位于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4)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一般病毒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核酸,利用宿主细胞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
24.(14分)真核细胞内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基因组外的DNA,DNA的损伤可能会导致eccDNA的形成。图中途径1、2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两种情况,a、b、a'和b'表示子链的两端,①一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DNA复制起点①酶2酶1酶22箭头方向为④DNA延伸方向eccDNA⑥5途径1途径2(1)途径1中酶2为,途径2中④过程需要酶的作用。(2)途径2中a、b、a'和b'中为5'端的是(3)观察过程①③可推测DNA复制具有等特点,极大地提升了复制速率。eccDNA能自我复制的原因是(4)eccDNA形成的原因可能有(填选项名称)。A.DNA发生双链断裂B.染色体片段丢失C.染色体断裂后重新连接D.DNA中碱基互补配对(5)eccDNA在肿瘤细胞中普遍存在,肿瘤细胞分裂时,因eccDNA无(填结构),而无法与连接,导致不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由此可见,eccDNA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答案】(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DNA聚合酶(1分)DNA连接(1分)(2)a和a(3)双向、多起,点eccDNA上有复制起点(复制原点)(4)ABC(5)着丝粒(1分)星射线(1分)不遵循【解析】(1)途径1为DNA复制过程,该过程中的酶1为解旋酶,酶2为DNA聚合酶,途径2为环状DNA复制的过程,④为损伤DNA形成环状DNA过程,该过程需要DNA连接酶的作用。(2)DNA复制过程中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端→3'端,根据复制方向可知,途径2中a、a'为5'端。(3)观察过程①③可推测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结合图示可知,DNA复制过程中表现出双向复制和多起点复制的特点,该特点极大地提升了复制速率。eccDNA上有复制起,点,因而eccDNA能自我复制。(4)由题意知,DNA的损伤可能会导致eccDNA的形成。而DNA发生双链断裂、染色体片段丢失、染色体断裂等都是DNA损伤的表现,而DNA碱基互补配对不会导致环状DNA的形成。(5)eccDNA在肿瘤细胞中普遍存在,肿瘤细胞分裂时,因eccDNA无着丝粒,因此无法与星射线连接,只能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由于eccDNA不能均等分配到子细胞中,因此,eccDNA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