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3]第3套 高中2023届入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答案

趣对答案

[国考1号3]第3套 高中2023届入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国考1号3]第3套 高中2023届入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国考1号3]第3套 高中2023届入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答案

image.png@!test

2.C【详解】①:折衷主义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不能折中,而是要适度思维,实现适宜动机强度和最佳工作效率统一,①错误。②④:动机强度适宜、过低、超过项峰,工作效率不同,这启示我们坚持适度思维,实现适宜动机强度和最佳工作效率统一,坚持动态性思维,找到适合不同性质任务的动机强度,②④符合题意。③:动机的最佳水平随: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找到适合不同性质任务的同一动机强度”说法错误,而且应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③排除。站木频先个

image.png@!test

17.D【详解】②:从诗句“岁暮锄犁傍空室”可以看出,农民耕作时有自已的劳动工具,②应选。④:是各种农民劳而不得,主要原因是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大部分土地集中于地主手中,农民没有多少土地,所以遭受封建剥削,④应选。①:从诗句“耕种山田三四亩”不能说明土地是归农民所有的,“农民占有绝大部分土地”也不符合史实,①不选。③:通过结合“税多不得食”的下句“输入官仓化为土”可知,征税的是官府而不是地主,而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地租而不是税收,③不选。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