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 2022-2023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 摸底卷(辽宁专版) 生物学(二)2试题答案

衡水金卷先享题 2022-2023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 摸底卷(辽宁专版) 生物学(二)2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衡水金卷先享题 2022-2023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 摸底卷(辽宁专版) 生物学(二)2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答案】(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2)可畏惟人载舟覆舟(3)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日/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B.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日/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C,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日/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D,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日/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答案】D【解析】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资荫,在我国古代封建时期,后代子孙凭先代勋功或官爵而得到授官封爵。B.馈绢,馈赠的绢。馈绢是唐代人际交往时互赠贵重礼品的一种正常的行为。C.大理,古代负责审理和复核重大案件的国家机构,有的朝代也称“大理寺”。D.畿内,古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古代常见的“京畿”一词指两个辖区。【答案】B【解析】“馈绢是唐代人际交往时互赠贵重礼品的一种正常的行为”错,根据语境可以推知,接受馈绢是一种受贿行为。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提出文武皆有所长、应因时制宜的观点,以此来驳斥封德彝“文不及武”的论调,封德彝谢罪。B.戴胄反对唐太宗处死冒受恩荫的人,对他的过度执法进行谏诤,终使唐太宗接受失小信于天下的结果。C.长孙顺德受绢事件暴露,唐太宗没有惩罚,反而另外赏绢,以此方式进行羞辱和提醒,让他自行纠错。D.为了去除佞臣,有人上书建议唐太宗以假装发怒的方式辨别忠奸,唐太宗认为此方虽好,但可耻,没有采用。【答案】D【解析】“上书”错,“建议唐太宗以假装发怒的方式辨别忠奸”是上书之后的对答。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之足比。(4分)(2)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之。(4分)【答案】(1)陛下凭借神武平定天下,哪里是文德能够比拟的。(2)(我)看到前朝的帝王喜欢用多变欺诈的小伎俩对待臣子,常私下感到可耻。15.诚信是中华美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概括唐太宗是如何践行“诚”“信”的。(3分)【答案】①因为法律大于救令,听从戴胄建议,要大信而舍小信;②坚持不用欺诈的方式辨别臣子的忠奸。【参考译文】唐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日,太宗大宴群臣,演奏《秦王破陈乐》。太宗说:“我先前接受委派专行征伐,民间便有了这首乐曲。虽然不具备雍容高雅的文德,然而立国的功业由此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说:“陛下凭借神武平定天下,哪里是文德能够比拟的。”太宗说:“平定乱世依靠武力,保守基业依靠文德,文与武的用处,因时制宜。你说文才不如武功,这话有些过分。”封德彝叩头谢罪。太宗认为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无私,提拔他为大理少卿。太宗因为很多候选官假冒资历和门荫,发布敕令让他们自首,否则就处死。不久有假冒者被发觉,太宗想杀了他们。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这些人应该流放”。太宗大怒说:“你想守法,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回答说:“敕令(只是)出于(君主)一时的喜怒变化,法令则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诚信的。陛下愤恨候选官多有欺诈,所以想杀了他们,但是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又依照法律裁断,这是忍受小的愤恨而存留大的减信的做法。”太宗说:“你能执掌法务,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别人赠送的绢帛,事情暴露以后,唐太宗说:“长孙顺德做的如果能对国家有益,我愿意与他共享府库的财物,何至贪污腐败到此地步呢?”太宗还念他是有功之臣,没有处罚他,只是在朝廷殿堂上赐给他几十匹绢。大理少卿胡演说:“长孙顺德贪赃枉法,罪不可赦,为什么还赐他绢帛呢!”太宗说:“他如果有人性,得到赐绢所受的羞辱,比受到刑罚厉害得多。他如果不知道羞耻,那么就是一个禽兽罢了,杀他又有什么用。”夏季五月,有上书请求清除佞邪的臣子的人,太宗问:“奸佞的臣子是谁?”(那人)回答说:“我住在荒野民间,不能准确知道谁是佞臣。请陛下跟群臣讲话,或许可以假装发怒来试一试这些大臣,那些坚持道理不屈服的,是正直的忠臣,而害怕你的天威顺从你的意思的,是奸邪的大臣。”太宗说:“君主是施政的源头,臣子就好比流水。使源头浑浊却要求流出来的水是清水,这是不可能的。君主自行欺诈妄为,凭什么要求臣下行为忠直。我正用至诚治理天下,看到前朝的帝王喜欢用多变欺诈的小伎俩对待臣子,常私下感到可耻。你的办法虽好,但我不采用。”京师内蝗虫四起。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蝗虫,捉了几只,念念有词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宁可让你吃我的肺肠。”举起手来将要吞下蝗虫,近臣劝谏说:“脏东西或许吃了要生病。”太宗说:“我为百姓受苦受灾,逃避什么疾病?”于是,就吞下去了。这一年,蝗虫没有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