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广东省高三9月联考(23-31C)化学答案

趣对答案

2023届广东省高三9月联考(23-31C)化学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3届广东省高三9月联考(23-31C)化学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2023届广东省高三9月联考(23-31C)化学答案

image.png@!testimage.png@!testimage.png@!test

10.A解析:原句的正确断句为“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吸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意思是“范文正公虽然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去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殓,子女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子女罢了”。“而贫终/其身吸之日”句,“其身吸…”与后句“身无以为”两个句子主语重复,读来不顺畅,故排除BD:“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句,“身无以为”没有谓语,句子不完整,“敛子”上下语境皆无照应,属无中生有,故排除BC:“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句,“其子而已”没有谓语,句子不完整,故排除CD。11.C解析:C项“殍瑾”为同义复用,但“昼夜勤作息”的“作息”为偏义词,偏指于“作”,两者构词法不同。12.C解析:C项,“是因为范文正公大兴土木,鼓励老百姓赛船、修佛寺等活动”以偏概全,由文中“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可知,范文正公的备荒措施除了大兴土木和鼓励民间活动,还有开仓放粮和募集民间储备的粮食,救灾措施很完备。13.答案:(1)正当他尊贵显达之时,购置了靠近城边的一千亩保收的良田,称其为“义田”。(关键点:“方”“负”“稳”每点1分,句意1分)(2)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关键点:“晏然”“流徙”“皆…也”及判断句,每点1分,句意1分)14.答案:①设置义田供养救济族人科学合理。田地使用、人员安排、分配制度都规划妥当,运转良好。②救灾措施富有创意。利用当地民情,鼓励民娱活动,大兴土木,充分利用闲散资金和民力,使百姓平安度过灾年。(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范文正公,苏州人,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正当他尊贵显达之时,购置了靠近城边的一千亩保收的良田,称其为“义田”,用来供养救济本家族的人们。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予以资助。选择家族中年长辈高而且贤德的人主管账目,经常总计收入和支出。每天的饭,一人供给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给一匹细销。女子出嫁发给五十千钱,女子改嫁发给三十千钱:娶她妇的发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发给十五千钱:丧葬费用和女子再嫁的数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十千钱。族人聚居的九十多口,义田每年收入供分配用的稻子八百解。用它所收入的粮食,来供应在这里聚居的族人,充裕有余而无枯竭之时。退居在家、等待职务的人予以供给,出仕为官的人则停止供给。这就是它的大致情况。当初,范公还未贵重显达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可长达二十年却无力实现。后来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又入朝参与主持朝政,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收入,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范文正公虽然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去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险,子女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子女罢了。材料二: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主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勘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大兴土木建设,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之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是想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有几万人。教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患。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突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些是先生的功绩。

image.png@!test

21.A解析:文中和A项的“这”都为指示代词,使用时后面跟量词或直接跟名词:B项,指示代词,单独使用:C项,指示代词,跟“那”对举,表示众多事物,不确指某人或某事:D项,指示代词,这时候。故选A22.答案:①体现着中国人的命名艺术。②与古代诗词密切关联。③多隐寓(或“暗示”)人物的命运结局。(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