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22届新高考基地学校第二次大联考地理试题答案

江苏2022届新高考基地学校第二次大联考地理试题答案,目前我们趣对答案已经整理了江苏2022届新高考基地学校第二次大联考地理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趣对答案。
.B【解析】图中数字表示坡度,数字越大,坡度越陡。乙地数字大于甲地,说明乙地坡度陡,流速快,侵蚀作用比甲地明显,B正确,A错。M地等坡度线密集,只能说明坡度变化幅度大,不能说明坡度陡,C错。池塘对河流具有调蓄作用,会使其下游河流水位变化变缓,结合右图可推测该河流大致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乙地位于池塘上游,D错。故选B2.A【解析】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该村附近池塘的布局有利于汇聚坡面径流,合理利用水资源A对。增加大气降水、预防洪涝灾害不是资源利用角度;池塘开挖不能扩大耕地资源。故选A。3.C【解析】在迎风坡,风向由坡底吹向坡顶,因此坡底的房屋高度较低,利于通风;背风坡则反之。故选C。
23.(1)大气中水汽充足;大气垂直温差大,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大气不稳定,且积雨云层中上部温度低至0~-20℃。(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2)5月,中低纬升温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大气不稳定;川西髙原地形复杂,加剧大气的不稳定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白天地面增温快,对流旺盛;积雨云0℃层高度偏低,上升气流降温快,易凝固形成冰雹;近地面气温偏低,当冰雹形成后,在下降过程中不容易形成雨滴或消失。(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3)内陆高原,水汽含量较少,难以聚集成较大冰粒;川西高原海拔高,近地面气温低,大气上升气流较弱,冰雹在生长区往返次数少。(4分(4)冰雹时间分布上具有突发性强、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具有影响范围小、离散性强(大多数冰雹降落点呈点状分布)的特点;复杂地貌所产生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可能触发冰雹,增加预报难度。(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解析】本题以冰雹这种特殊的天气现象为例,考查冰雹形成的天气条件、局部地区冰雹天气形成的条件等。第(1)题,本题考査冰雹的形成条件,根据材料和图进行分析,形成冰雹要具备充足的水汽、强烈的对流天气及大气不稳定、降温迅速等。第(2)题,分析川西高原冰雹5月多发的原因,根据上题冰雹形成的条件从当地的气候(气温、降水)及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5月中低纬升温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大气不稳定;该地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白天地面增温快,对流旺盛;川西高原地形复杂,加剧大气的不稳定性;积雨云0℃层高度偏低,上升气流降温快,易凝固形成冰雹;近地面气温偏低,当冰雹形成后,在下降过程中不容易形成雨滴或消失。第(3)题,冰雹大小受水汽多少和空气对流运动强弱的影响。一是由于川西高原地处内陆地区,水汽含量较少,难以聚集成较大冰粒;二是由于川西高原海拔高,近地面气温低,大气上升气流较弱,冰雹在生长区往返次数少。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冰雹发生时间短、突发性强;空间上范围狭窄;而冰雹发生除特定的天气条件外还与地形的复杂程度有关等增加了冰雹天气预报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