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盟 2023届高三培尖测试(10月)政治答案

趣对答案

百校联盟 2023届高三培尖测试(10月)政治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百校联盟 2023届高三培尖测试(10月)政治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百校联盟 2023届高三培尖测试(10月)政治答案

image.png@!test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9分)】沁园春·送春刘辰翁①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况雁门阨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江南正是堪怜!但满眼杨花化白毡。看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蜂黄蝶粉,凝碧池边。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注】①刘辰翁:宋末元初人,此词写于南宋灭亡之后。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作开篇,把春当作自己的朋友,以“汝归欤”设问,紧扣题目“送春”,领起全词。B.“风雨”与“烟尘”,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与烟雾尘埃,也指政治风雨与战火尘烟。C.上片结末以“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发问,启人深思,引出下片内容。D.下片“杨花化白毡”“华清宫”“七宝鞭”等典故,展现了江南惹人怜爱的景象。【答案】D【解析】D项,“展现了江南惹人怜爱的景象”错误。并非惹人怜爱,而是萧条衰败的景象。4.现代著名学者俞平伯评价此词“语意极悲”。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①上片中自然时令之春的远去,带给词人的眷恋、不舍、哀伤之悲。②下片中通过写景表达的昔盛今衰之悲。③无家可归的亡国遗孤之悲。④对故国灭亡的惋惜思念之悲。

image.png@!test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9分)赤壁歌送别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①唐突留余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注】①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这里喻指倚仗权势,想吞食东吴的曹操。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中的“二龙争战”指曹操和孙刘联军隔江对峙,剑拔弩张之势迎面可感,似乎拉开了大决战的帷幕。B.次句紧承首句,写出赤壁之战的结果,曹军楼船一扫而空。“扫”“空”二字极写周瑜军队势如破竹的战斗力。C.第四句看似平淡,但饱含着诗人对儒将周瑜的赞美,表现了周瑜在赤壁之下泰然从容、指挥若定的风度。D,最后两句中,诗人希望朋友多写书信报告平安,同时也想以赤壁大战的景象激励自己,壮大心胆与气魄。【答案】D【解析】D项,“报告平安”错误,诗人是希望朋友给自己写信描述赤壁古战场的景象;“我欲因之壮心魄”,诗人希望能从友人那里得到鼓舞人心的信息,可以因之而壮大自己的心胆与气魄。14.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对周瑜的赞许和仰慕。前四句写赤壁之战的景象,展现了周瑜的风度,表达了诗人对周瑜丰功伟绩的仰慕。②对曹操发动不义之战的否定。“鲸鲵唐突”,看出诗人对曹操想吞食东吴而发动的不义之战持否定态度,也有对曹操梦想落空的含蓄讽刺。③诗人壮心不已的豪情。诗人对那场已布满历史烟云的激战无限神往,想借此来开拓心胸,增添浩气。④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希望友人给自己写信描述赤壁古战场的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期许(祝愿)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