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 2022-2023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二)2数学试题答案

天一大联考 2022-2023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二)2数学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天一大联考 2022-2023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二)2数学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17.20世纪后半叶,西欧各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寻求发展,其国际地位的变化引起众多同学的关注。为探究这一历程,某学习小组使用了下面几则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状况的一组史料。1946一1950年西欧主要国家工业生产指数表(1938年=100)国家1946年1947年1948年1949年1950年英国106114128137148法国7995111122125意大利759399105119荷兰7494113126137联邦德国2934517590《来自西边的风》(1948年),画中西风神鼓起双腮,吹动了象征欧洲的大风车,吹走了严寒,大风车周围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材料二1958年6月,戴高乐复出。他认为应该调整法国的外交政策,放弃第四共和国的“大西洋政策”,摆脱美国的控制。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以欧洲共同体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趋势的发展,戴高乐更强调“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1969年9月,勃兰特组建西德联合内阁,新东方政策正式推行。勃兰特说,“我们的东方政策实际上有三重目标: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1945一1991)》材料三欧盟(欧共体)成为联合国50多个多边协定和条约的唯一非国家签字方。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或期间,欧盟总是试图协调各成员国的立场,以便在联合国采取共同立场。在安理会,欧盟成员国在涉及欧盟已经形成明确政治立场的全球安全问题上也开始注意雏护欧盟的立场。“凡是在欧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领域,欧盟的声音都成为确保该多边议程付诸实施的关键性多数。”—摘编自丁银河、张晓京《冷战后欧盟多边外交的层次分析》(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于我们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际地位是否具有必要性?说明你的理由。(3分)(2)把材料二作为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际地位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分)(3)依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际地位的变化。(6分)(4)考量历史上一个文明区域国际地位的变化,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2分)【答案】(1)具有必要性。理由:史料表呈现了西欧主要国家经济的逐步恢复,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国际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史料图以漫画的形式,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政治、经济对美国的依赖。(2)问题:材料二只呈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法国和西德的外交政策调整,只能从局部(某一时段个别国家)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要对其进行全面探究必须与其他史料结合使用。(3)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丧失世界格局中心地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奉行相对统一的外交政策,国际地位提升;冷战结束后,欧共体(欧盟)成为多极化趋势的重要推动力量(或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4)看法:在特定时空背景下,进行全面辩证分析;以多种史料佐证,坚持实事求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所提原则合理、说明充分,符合唯物史观即可)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19世纪上半叶美国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美国南北战争后是经济的“镀金时代”,工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40r30201018701880189019001910年份1870一1910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比重据[美]路易斯·D.约翰斯顿《历史课:理解制造业的衰退》整理材料二%5045现代服务业403020传统服务业15政府部门产业10制造业5士士工农业19471952195719621967197219771982198719921997200220072012年份1947一2012年美国各产业占GDP比重摘编自张宇燕、郭濂主编《中美经济结构与宏观政策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所示现象形成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947一2012年美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历程。(9分)【答案】(1)原因: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领土和殖民扩张扩大了国内外市场;欧亚移民为美国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必备的技术经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2)1947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总体稳定但略有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急剧膨胀,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尚未凸显: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不断增强。20世纪70年代初至2012年:现代服务业增长迅速,传统服务业和政府部门产业相对稳定,制造业下降明显,农业略有下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新经济的兴起;美国为降低成本对外转移制造业;政府干预经济力度的减弱;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