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高三11月联考(2008C SC)理科数学答案

2023届四川省高三11月联考(2008C SC)理科数学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3届四川省高三11月联考(2008C SC)理科数学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17.(12分)(1)Fe2+被H2O2氧化成Fe3+(或2Fe2++2H++H2O2—2Fe3++2H2O),在Fe3+催化下H2O2分解生成O2(2分)(2)取少许加入盐酸后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SO(2分)(3)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2分)0.25mol/LFe2(SO,),溶液(2分)(4)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产生的HCI受热挥发(2分)(5)pH、阴离子种类、温度、反应物用量(任写两点,2分)【解析】(1)取2mL上述FeSO,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H2O2溶液,溶液变黄,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人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3价铁离子生成,产生气泡,说明有氧气生成,Fe3+催化下H2O2分解产生O2。(2)检验SO,可取少许加入盐酸后的黄色溶液于成,产生气泡,说明有氧气生成,Fe3+催化下H2O2分解产生O2。(2)检验SO,可取少许加入盐酸后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人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SO。(3)反应前溶液的pH=3,反应后溶液的pH=1.4,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所以假设i不成立;取Fe2(SO,)3溶液,测其pH,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冷却后测试发现pH下降了,证明假设ⅱ成立。取的Fe2(SO)3溶液中的Fe3+浓度应和0.5mol/L FeSO,溶液中的Fe2+的浓度相同,所以应取0.25mol/LFe(SO,)3溶液。(4)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因是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产生的HC受热挥发。(5)由实验I、Ⅱ、Ⅲ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pH、阴离子种类、温度、反应物用量等等有关。
16.(12分)(1)aefbcgh(d)(2分)4i(2)增大CO2与氨盐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有利于产品的生成(2分)(3)NaCl+NH3·H2O+CO2-NaHCO3¥+NHCl(2分)(4)蒸发浓缩(1分)降温结晶(1分)(5)3.56%(2分)(6)偏大(2分)【解析】根据工艺流程知,浓氨水中加人氯化钠粉末形成饱和氨盐水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NaCl+NH3·H2O+CO2一NaHCO3¥+NH,CI,得到的碳酸氢钠晶体烘干后受热分解会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得到纯碱;另一方面得到的母液主要溶质为NHC1,再加入氯化钠粉末,存在反应NaCl(s)+NHCl(aq)-NaCl(aq)+NH,CI(s),据此分析解答。(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要制备NaHCO3,需先选用装置A制备二氧化碳,然后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NH,CI(s),据此分析解答。(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要制备NaHCO3,需先选用装置A制备二氧化碳,然后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1,再与饱和氨盐水充分接触来制备NaHCO3,其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可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也能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制备得到少量NaHCO,,所以按气流方向正确的连接顺序应为aefbcgh,故答案为aefbcgh(d)。(2)B中使用雾化装置使氨盐水雾化,可增大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产率,故答案为:增大CO2与氨盐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有利于产品的生成。(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生成NaHCO3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NH3·H2O+CO2一NaHCO+NH CI(4)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氯化铵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并不明显,所以要想使NH,CI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先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可。(5)第一次滴定发生的反应是:Na2CO3十HCNaHCO3十NaCl,根据方程式可得n(Na2CO,)n(NaHCO )=n(HCI)=0.100 0 mol/LX 22.45 mL×10-3L/mL=2.245×10-3mol,第二次滴定消耗的盐酸的体积V2=23.51mL,则根据方程式Na HCONH,CI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先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可。(5)第一次滴定发生的反应是:Na2CO3十HClNaHCO,十NaCl,根据方程式可得n(Na2CO,)=n(NaHCO3)=n(HCI)=0.100 0 mol/LX 22.45 mL×10-3L/mL=2.245×10-3mol,第二次滴定消耗的盐酸的体积V2=23.51mL,则根据方程式NaHCO+HC1NaCI+H2O+CO2↑可知,消耗的NaHCO3的物质的量n(NaHCO)=0.1000mol/L×23.51×103L×10-3=2.351×10-3mol,则原溶液中Na HCO3的物质的量n(Na HCO3)=2.351X10-3mol-2.245×10-3mol=1.06×10-4mol,则原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250mLX1.06×10-4mol×84g/mol25 mL×100%=2.500g3.56%。(6)该同学第一滴定时,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俯视读数,则会使标准液盐酸的体积偏小,即测得V,偏小,所以原产品中NaHCO的物质的量会偏大,最终导致其质量分数会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