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学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物理试题答案

巴蜀中学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物理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巴蜀中学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物理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8.D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其中寄托着陈独秀独特的理念和深厚的思想感情,即陈独秀希望借此弥补此前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的不足,进而高举思想启蒙利器以救国,大力宣传民主、科学,以解放思想,救中国于水火,故D项正确。“创新服务面向青年群体”只是体现陈独秀对青年寄予厚望,陈独秀的“新”意最突出的是启蒙青年以救亡图存,故排除A项;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故排除B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故排除C项。
25.有史料记载:“丝绸之路对于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沟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也促进了东西方双向的文化交流·(中国与萨珊波斯)相互之间除了政治声援,还有多彩的文化交流景观,不论作为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分析上述材料可知A.人们的文化生活得以极大丰富B.中国和中亚大国存在政治声援C.中国与欧洲各国进行文化交流D.景教等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丝绸之路对于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沟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也促进了东西方双向的文化交流...”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声援,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国与欧洲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双方都有影响,不是单方面的,排除D项。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