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2022-2023上学期高二年级四调考试(新教材·月考卷)地理答案

趣对答案

衡水金卷2022-2023上学期高二年级四调考试(新教材·月考卷)地理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衡水金卷2022-2023上学期高二年级四调考试(新教材·月考卷)地理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衡水金卷2022-2023上学期高二年级四调考试(新教材·月考卷)地理答案

image.png@!test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可知汉朝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后,影响了法律建设,出现了法律儒家化的现象,C项正确。我国古代始终存在“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存的现象,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儒家对法律建设的影响,而非法家,排除B项;汉朝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后,出现了儒法结合、外儒内法的现象,D项说法欠妥,排除D项。

image.png@!test

【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中华法系的雏形开始形成,并出现了早期的成文法,说明法律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社会治理逐步走向规范,但这时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和成熟,故选A项,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律出现的影响,而非儒法并用的立法特征,且材料也未体现出儒法并用的信息,排除B项;先秦时期法家思想没有成为治国共识,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