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 2023届调研卷 化学(山东专版)(一)1试题答案

衡水金卷先享题 2023届调研卷 化学(山东专版)(一)1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衡水金卷先享题 2023届调研卷 化学(山东专版)(一)1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答案】出发点:前者主要着眼于加强与苏联的同盟关系,寻求苏联对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及其他建设事业的帮助;后者主要是为了学习借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经验和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的先进经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条件。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苏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苏联具有实行计划经济的经验和较强的工业实力(或新中国缺乏经济建设经验,国力薄弱)。(改革开放前夕)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前夕,现代化建设任务迫切,外交环境有所改善;我国需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在现代化建设方面需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或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经济改革的实践经验,发达国家现代化程度较高)。
【答案】示例:近代以来,多重因素共同推动国际法的发展。阐述:17世纪,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协调主权国家关系的国际法形成;法国大革命对国际法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国家享有独立主权,不容干涉内政、公海自由等原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自身的安全考虑,法国不断构筑集体安全体系。1928年,法、美等国签订《非战公约》,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从而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1945年,《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和平解决国际问题、制裁侵略的机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战争冲突,维护了世界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纷纷独立,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公平合理分配人类共同财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改变了之前的海洋法只为少数大国服务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全球性问题的凸显,各国又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签署公约,寻求合作。综上所述,近代以来主权国家的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国际战争与战后体系的确立、国际组织的推动、第三世界的崛起、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与丰富,进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