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西安市阎、高、蓝、周、临、鄠六区县高三联考(一)生物试卷答案

趣对答案

2023届西安市阎、高、蓝、周、临、鄠六区县高三联考(一)生物试卷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3届西安市阎、高、蓝、周、临、鄠六区县高三联考(一)生物试卷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2023届西安市阎、高、蓝、周、临、鄠六区县高三联考(一)生物试卷答案

image.png@!test

2.汉武帝之后,从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有不少是孝廉出身,在社会上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这说明当时的“举孝廉”制度A.选出了实用人才B.有利于社会教化C.扩大了统治基础D.建立了廉政文化【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汉朝从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有很多都是孝廉出身,这有利于形成孝敬老人、廉洁从政的良好社会风气,说明该制度起到了社会教化的作用,B项正确。A、C、D三项从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image.png@!test

1.秦朝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数量来计算;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入仕通道趋于多元C,选官的客观性增强D.治国理念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是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时期,统治者利用法家思想巩固统治。汉朝是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期,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巩固统治。因此选官标准由军功演变为德行和才能,反映了秦汉之际治国理念的变化,D项正确。选官标准的变化适应了中央集权的加强,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入仕通道趋于多元,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选官标准的变化,未涉及客观性,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