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一模)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卷 答案(更新中)

2023年(陕西一模)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卷 答案(更新中),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3年(陕西一模)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卷 答案(更新中)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脑袋大一定智慧多吗?坊间普遍接受的观念是所有哺乳动物的大脑都由同样的成分构成,但随着大脑越变越大,其功能越来越复杂,由此带来了我们在学校学到的进化阶梯图:人位于进化阶梯的最顶端,而不是单列在进化树之外。然而,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拉尔夫·霍洛韦不同意这一看法。他提出:认知能力的进化改变是大脑重新组织的结果,而不光是由大小变化带来的。各类动物大脑之间的区别,到底是数量上的还是质量上的?这一争论还将持续下去。美国神经科学家托德·普罗伊斯解释了这一争议的原因,即有关皮层组织的诸多概念是以“数量”假设为基础的。它令科学家们相信,使用其他哺乳动物(如老鼠和猴子)大脑模型所发现的结果,可以外推到人类身上。如果说这不正确,必定会在其他很多领域引发震荡,比如人类学、心理学、古生物学、社会学等。普罗伊斯主张,要比较研究哺乳动物的大脑,而不是以其他较低等动物(比如老鼠)的大脑为模型解释人类大脑如何运作。他和很多人都发现,在微观层面,不同哺乳动物的大脑差别可大了。还记得尼安德特人吗?他们的颅骨容量比智人稍大,大约是1520立方厘米,而现代人一般为1340立方厘米一也就是说,他们的相对大脑容量比现代人类还大。尼安德特人从遥远的地方运输原材料,他们发明了标准化技术,制造长矛和工具。这些活动似乎暗示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而且开始了象征性思考,但是尼安德特人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结构不如同一时期的智人复杂。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对大脑体积说从来不感冒。人类在漫长进化中发展出来的大脑分工,左半球是聪明的那一半,它说话,思考,做出猜测。右脑则不然,用象征性的说法,它是左脑不争气的堂兄弟。然而,就我们目前所讨论的内容,最重要的一,点是,就算左脑跟右脑分开,只剩下670克,它的认知能力也跟之前一样。聪明的大脑不光是靠大小。还有一些来自遗传学领域的激动人心的新信息。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负责规范大脑体积的两种基因一小脑症基因和ASPM基因。倘若它们中的任何一种有缺陷,都会带来先天性小头畸形,其特点一是头部明显小于正常值,二是非进行性智力迟滞。芝加哥大学遗传学教授布鲁斯·拉恩所在的实验室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智人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压力驱使这两个基因发生了重大变化:(无缺陷的)小脑症基因顺着整个灵长类世系加速进化,而(同样无缺陷的)ASPM基因则是在人类和黑猩猩分开之后进化得最为迅速,这就暗示这些基因是我们祖先大脑体积迅速增大的原因。在这些基因的作用下,携带者产生了一种极具竞争优势的特点。拥有它们的人会繁衍出更多的后代,于是这些基因占据了优势。研究人员并未满足于上述结果,他们还想知道,这些基因能否解答这个问题:人类大脑还在继续进化吗?事实证明,人们通过这些基因找到了答案:人类大脑的确在继续进化。听起来颇有答案见分晓的希望。一些大脑袋的聪明人发现,至少部分基因跟大脑个头大有关系,在我们进化的关键时刻,这些基因似乎出现了变化。这难道不意味着是它们造成了这一切,是它们令我们独一无二吗?如果你觉得答案就此能揭晓,那你简直没利用好你的大脑袋。我们并不清楚,是这些基因变化引起了文化变化,还是基因变化与文化变化相互作用。就算确实是这些基因变化引起了我们的文化变化,我们也不知道大脑里具体发生了些什么,它是怎么发生的,它是否也发生在我们的亲戚黑猩猩身上,只是程度稍有不及。(摘编自迈克尔·加扎尼加《人类的荣耀》)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拉尔夫认为,认知能力的进化改变不是由大脑的大小变化带来的,而是其重组的结果。B.关于各类动物大脑的区别在于数量还是质量的争论,源于有关皮层组织的诸多概念是以“数量”假设为基础的。C,在人类学、心理学、古生物学等领域,科学家们相信,可以用其他哺乳动物的大脑为模型解释人类大脑的运作。D.一项研究表明,小脑症基因和ASPM基因是人类祖先大脑迅速增大的原因,它们使携带者产生了一种极具竞争优势的特点。【答案】A【解析】曲解文意,原文为“不光是”,意为“大脑的大小变化”也起了作用。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引用了人类学、神经科学、遗传学等多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且正反面兼顾,显示了作者客观中立的态度。B.尽管尼安德特人的大脑比智人大,似乎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而且开始了象征性思考,但其文明水平不及同一时期的智人。C.“我对大脑体积说从来不感冒”“它是左脑不争气的堂兄弟”“那你简直没利用好你的大脑袋”这些语句明显含有嘲讽意味。D.文章开头就提出论题,但最终不但没有给出确切答案,还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可见,科学界的很多争论是毫无意义的。【答案】B【解析】A项,“客观中立的态度”错误,作者对“脑袋大一定智慧多”持怀疑态度。C项,“明显含有嘲讽意味”错误,这些语句显示了作者的幽默风趣,并无嘲讽之意。D项,“可见,科学界的很多争论是毫无意义的”说法过于绝对。6.作者质疑“脑袋大一定智慧多”的观点,有哪些依据?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不同哺乳动物的大脑差别较大,不能以其他较低等动物的大脑为模型解释人类大脑的运作。②聪明的大脑不只取决于体积的大小。人类左右脑分工不同,就算左脑跟右脑分开,认知能力也跟以前一样;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比较也可证明。③虽然已发现导致人类大脑体积增大的两种基因,但目前人类并不清楚基因变化与文化变化的相互作用。(每点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2020年7月到达火星表面的“毅力号”火星车有一个重要的科学任务:采集一些火星岩石样品。这需要它在着陆点耶泽罗撞击抗附近寻找合适的采集对象,利用机械臂上的钻头进行钻探、取样、封装等一系列工作。取得火星的岩石样品对于人类理解火星历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可能发现火星生命曾经存在的痕迹。但事实证明,这个工作并不简单。2021年8月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毅力号”通过钻探得到了第一份圆锥形的火星岩石样品。科学家们事先花了几天时间在“毅力号”所处的耶泽罗撞击坑寻找一个合适的钻探对象,然后再从这块岩石上钻取了大约粉笔头大小的一个样品,随后进行了保存。虽然这块岩石看起来没有什么有关火星生命的信息,但它包含着很多细小的、由各种颜色组成的岩石颗粒,这可能是源自小行星的撞击或火山喷发。把它带回地球之后,科学家们就可以通过测量其中某种元素同位素的比例来判断它形成的时间。科学家们计划让“毅力号”在耶泽罗撞击坑区域采集至少30个岩石样品,还为此准备了43个由钛金属制成的专门存放样品的管状容器。在宣布取样成功仅仅一天之后,NASA又宣布这次对样品进行储存的尝试失败。8月12日,NASA宣布第一次提取火星岩石样品任务失败,失败的原因在于“毅力号”无法通过机械臂把采集到的样品放入管状容器之中。从传回的照片来看,“毅力号”的机械臂在它的表面钻了一个直径2.7厘米、深约7厘米的圆孔,并从中取得了样品,但这个钻探过程也使取得的样品变成了一堆粉末。按照自动流程,“毅力号”对盛放样品的容器进行了封装保存,但里面空空如也一这些岩石粉末并没有进入为它们准备好的容器中,而是掉落在了地面上。“毅力号”还剩下42个盛放岩石样品的容器。之前为了测试“毅力号”机器臂上的钻头,科学家们在地球的各种岩石上对其进行试验,但是第一次采集样品的失败证明了火星表面的环境还是超出了科学家们此前的判断。火星表面的岩石比科学家们此前想象的更易碎,或许在这层脆弱的岩石表面之下还有一层更坚硬的岩石层。科学家们目前无从判断。“毅力号”也不打算在同一个区域继续尝试,而是换个地方寻找全新的目标,它转而南下,在旅行了455米之后到达了“Seitah”区域一个名为“Citadelle”的山脊上。这次的采样目标是一块手提箱大小的岩石,科学家们甚至为这块岩石取了一个绰号“Rochette”,它可能类似于地球的沉积岩。时至9月,“毅力号”终于成功地从“Rochette”采到了样品。为了确保这一次采样成功,人们设定让“毅力号”在钻探之后先暂停,直到确认已经取得了完整的岩石样品再进行存储和封装。为了确保任务成功,它还用摄像头对着储存岩石样品的容器拍了几张照片,里边的样品清晰可见。其实这并不是人类第一次对火星环境误判。早在2012年就到达火星的“好奇号”火星车也曾经对火星表面的岩石进行过钻探,岩石样品同样出现了碎裂的情况。在2018年到达火星的“洞察号”探测器曾经试图把一个外号叫作“鼹鼠”的温度传感装置插入火星表面5米之下的土壤中,在尝试了将近两年时间之后,只能宣布任务失败。采集的这些样品将会被“毅力号”放置在火星表面,或许再过10年,将至少有一位人类宇航员,跨越数千万公里的茫茫宇宙到达火星,而后带着几十块来自火星的岩石样品返回地球。(摘编自《来自火星的岩石样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毅力号”火星车的科学任务之一就是采集火星的岩石样品,采集时,它需要利用机械臂上的钻头进行一系列的工作。B.“毅力号”火星车于2021年8月6日在耶泽罗撞击坑采集到第一份圆锥形火星岩石样品,但该样品在储存时没有成功。C.如果“毅力号”将采集的火星岩石样品带回地球,科学家就可以通过测量某种元素的同位素的比例来确认火星的成因。D,鉴于第一次采集样品失败,“毅力号”决定南下,寻找全新的采样目标,并在取样环节中新增设了一些确保成功的措施。【答案】C【解析】“确认火星的成因”错,应为“判断它(岩石)形成的时间”。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毅力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采集岩石样品具有重要意义,这标志着人类对于火星环境进入实质性探测阶段。B.尽管科学家们在地球环境下对“毅力号”机械臂的钻头进行了试验,但火星取样的失败,证明了机械臂钻头仍不合格。C.“好奇号”火星车和“洞察号”探测器均出现过失误甚至失败的情况,但这些并没有阻挡住人类探索火星的脚步。D.文末对10年后人类必将登上火星的想象推测,富有鲜明的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成功探寻宇宙秘密的信心。【答案】C【解析】A项,“对于火星环境进入实质性探测阶段”于文无据。B项,“证明了机械臂钻头仍不合格”曲解文意,证明的是“火星表面的环境还是超出了科学家们此前的判断”。D项,将或然说成必然,原文的表述是“或许再过10年”,只是猜测。3.文章第一段画横线句子中“不简单”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分析。(6分)【答案】火星岩石取样工作程序科学、严谨。(1分)取样前需先寻找合适的钻探对象,目标范围较大,钻取样品需要完整存入管状容器中。(2分)火星岩石取样工作经历反复尝试,(1分)火星表面环境超出科学家们的判断,封装保存未能一次性成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