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金卷·2023届高三·D区专用 老高考(二)英语试题答案

趣对答案

高考金卷·2023届高三·D区专用 老高考(二)英语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高考金卷·2023届高三·D区专用 老高考(二)英语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高考金卷·2023届高三·D区专用 老高考(二)英语试题答案

image.png@!test

20.12分示例:论题: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阐述:隋代和唐代前期,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恢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并且加以改进,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更多地提高北方衣业生产力,这一时期,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处于逐渐发展时期,农业工具的推广使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中唐及晚唐时期,北方社会动荡造成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的破坏,农业生产能力下降。而南方先进的水利工具被进一步推广,较多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使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全国举足轻重。由此可见,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南移,(“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详解】通过对材料信息的分析研究,特别是材料反映的中唐及晚唐北方和南方水利兴修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据此确定论题。然后联系材料信息,特别是材料中的“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等信息,足以证明上述论题的成立。也可以联系教材内容进行论证。论证过程要史论结合,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image.png@!test

19.()历程:魏晋南北朝时,三省次第出现,并趋于联合,但职责不明;隋唐时期,三省制定型并逐步完善。特征:阶段性、渐进性、制度化。6分(2)变化:隋唐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三省代表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中书省官员还曾代表中央主持地方诸方面事务,权力较大。6分【解析】(1)历程:根据材料“至南北朝演变成联合的宰相机构三省分工不够明确”得出魏晋南北朝时,三省次第出现,并趋于联合,但职责不明;根据材料“隋代建立后,文常首先确立了内史(中书)省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三省分权制度。至唐初,三省六部的中央架构最终得以理顺定型”得出隋唐时期,三省制定型并逐步完善。特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度具有阶段性、渐进性、制度化的特征。(2)变化:根据材料“内史(中书)省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三省分权制度”得出隋唐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三省代表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根据材料“忽必烈继位后,在中央设中书省掌政事,为宰相机构,下辖六部,处理具体行政事务”得出元朝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根据材料“代表中央出外,临时主持地方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事务”得出元朝中书省官员还曾代表中央主持地方诸方面事务,权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