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 2023届高三新高考摸底联考 新教材(1月)文理 数学答案

九师联盟 2023届高三新高考摸底联考 新教材(1月)文理 数学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九师联盟 2023届高三新高考摸底联考 新教材(1月)文理 数学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2分)叶永烈,1940年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从11岁发表第一首诗,到80岁去世,叶永烈创作了超过3500万字的作品,平均每年50万字。知名媒体人舒晋瑜曾问他,不停歇地采访写作60多年,有没有感到厌倦过?他笑了:“写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如果哪一天没写,就会觉得空落落的。”舒晋瑜:小时候读的书,都是来自哪里?哪些书对您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叶永烈:上中学时,我很爱读科普书籍。伊林写的《十万个为什么》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像一位忠实的向导,领着我进行了一次“室内旅行”,使我明白了自来水、衬衫、镜子之类也有许多科学奥秘呢。有一次,我借到一本被翻得很旧的《科学家奋斗史话》,一口气把它看完,接着又看了一遍。我懂得了科学家不是天生的,而是“奋斗”出来的。我还读过《趣味物理学》《趣味几何学》。我特别喜欢这些用文艺笔调写成的富有趣味的科普读物。后来,在上大学的时候,20岁的我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便得益于中学时代的这些阅读。舒晋瑜:您是较早从事科幻小说写作的,是否了解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叶永烈:我写过一部不算厚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被翻译到英、美、德等国家。写这本书的缘由跟当时的日本研究生武田雅哉有关。1980年,他到上海复旦大学,专门研究我国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由于复旦大学没有合适的人选担任他的导师,便请我给予指导。当时上海图书馆有规定,外国人不能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资料。这样,我被迫泡在上海图书馆里查阅,追寻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20世纪50年代,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那个时候的科幻小说多是写给青少年看的;第二个高峰在1980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科学的春天来临,催生了中国科幻小说的繁荣,出现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报告文学。舒晋瑜:您是最早从事科幻创作的作家,起步的时候,大概没有预料到有一天,中国的科幻小说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吧?叶永烈: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还有中国民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高科技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种种因素促成了科幻小说时代的繁荣。我已经彻底离开科幻小说。很多科幻小说的活动再三邀请我,我一概不去。我反感被称呼为“科幻作家”。舒晋瑜:您的很多科普作品被收入国内教科书,同时也被翻译到国外。您认为怎样才能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科普?叶永烈:语文课本应当选入一定比例的科普作品,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对科学产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从小对科学产生兴趣,会使他们一辈子热爱科学。当然,大家在为语文课本选入科普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比如,那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悲壮的两小时》,多处存在明显的科学错误,我曾经就此事发表过谈话,希望语文课本编好之后,那些科普作品最好请科学家看一下,以免贻误下一代。(摘编自舒晋瑜《叶永烈:我愿把有限的生命凝固在作品之中》)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于小时候读什么书及读书对创作的影响的问题,叶永烈表示,他中学时代爱读科普书籍,所读的这些科普书籍对大学时代的创作有益处。B被问到是否了解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时,叶永烈大致按照时间线索梳理了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脉络,并指出其两个高峰都与社会背景有关。C.面对中国科幻小说影响巨大的问题,叶永烈主要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和中国民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等外部因素给出答案。D.关于科普作品选入教科书的问题,叶永烈表示非常支持,但他特别强调,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但一定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答案】D【解析】“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属无中生有。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叶永烈是著名作家,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超过3500万字的作品;他将写作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从未感觉厌倦,可谓生命不止,写作不息。B.舒晋瑜作为知名媒体人,关注叶永烈科幻小说的创作,对他在中国科幻小说创作领域的先行者地位给予肯定,并由此引发相关问题的讨论。C.叶永烈作为访谈的另一方,言语之间流露出谦逊的一面,如说自己写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不算厚”,对被称呼为“科幻作家”表示反感。D.在叶永烈身上体现的孜孜不倦的写作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值得人们学习;他阐述的要让孩子们从小热爱科学的观点,应引起重视。【答案】C【解析】“不算厚”只是如实说明《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这本书的厚薄程度,不能表现叶永烈的谦逊。15.在访谈中,舒晋瑜是如何逐步深入地对叶永烈进行采访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先问叶永烈小时候读的书及读书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再问叶永烈对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了解,最后问及叶永烈对当下中国科幻小说创作情况及科普作品选入教科书的看法。②前两问讨论的是叶永烈读书创作的问题,后两问指向叶永烈对中国科幻小说创作与科普作品选入教科书的看法,后两问是前两个问题的延展,前后形成递进深入的关系。(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经典素材】(-)“人生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尽管3岁时因车祸失去右臂,只能左手握笔,袁鑫的字却力透纸背,正如他的人生,坚韧有力。2014年,袁鑫成为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本硕博7年获奖数30余项。2021年11月5日,在该校视觉人工智能实验室,袁鑫刚刚修改好一篇论文,赶在截稿的最后一天投出去。袁鑫这几年取得的学术成果,已经让他达到了博士生毕业条件,“我跟着博导,还有很多研究课题要做,我想在科研的道路上发更多高质量论文。”袁鑫说。【运用指津】在人生征途中,一个人的起点可能低,天分也不怎么好,甚至身体条件有限制,但只要有志向,肯努力,同样会取得了不起的成绩,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人们倾向于安逸舒适的生活,但如果“躺平”在安逸舒适里,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人生的朝气,以及前进的动力,最终一事无成。虽然身体条件不太好,但袁鑫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有意识地去磨炼自己。“度过大难,将有大成,继续努力,终成大器。”袁鑫的坚韧有力成就了其自强、自律、自我的精彩人生。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也应当激励我们去创造美好生活。【经典素材】(二)】2021年“双11”期间,非遗成为亮点,不仅相关产品销售火爆,而且越来越多的品牌也引入非遗元素,让非遗再次焕发新生。此外,电商平台也在“双11”给予非遗强大的资源支持。在缤纷多彩的“双11”大促中,非遗站上了C位。非遗消费激发活力。数据显示,“双11”开售第一波,“00后”消费者购买非遗的金额和人数均同比上升超过100%,笔墨纸砚成为天猫“双11”的“网红”,一些非遗店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运用指津】从国货到“国潮”,从洋货的替代品到屹立于国际名品之林,从跟跑到弯道超车,国货在推陈出新中积累了规模庞大的用户群。民族文化正以多样的形式走向世界,赚回的不仅是外汇,还有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国潮”中的国货无不融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符号、形象等要素根植于五千年文明,也来自风雨兼程的记忆。传统文化由此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思接千载的当代人由此徜徉其中,文化自信也得以不断巩固和提升。让更多人涌入“国潮”,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靠精巧的设计、优良的品质、创新的融合,更要激起人们心灵深处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国货将在不断创新中,让“国潮”历久弥新、日臻醇厚。
AD(2分)35.(1)3(1分)(2)14(1分)(3)①N(1分)14.35g(2分)0(1分)②4(1分)共价键,配位健(2分)(4)①BD(2分)②0.19(1分)0.5(1分)6×10(2分)36.(1)①③⑦(2分)a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