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3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 湖北卷化学答案

百师联盟 2023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 湖北卷化学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百师联盟 2023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 湖北卷化学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答案】B【解析】鬼使神差:形容意外地发生某种巧合的事或不自觉地做出某种意想不到的事。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劈头盖脸:形容来势凶猛。没头没脑:形容说话、做事头绪不清或缺乏条理;没有来由:指不顾一切。不惮其烦:不怕麻烦。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不嫌麻烦。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A.事实上,他特别讨厌过生日,甚至从来不把过生日不当回事。B.事实上,他从来不把过生日不当回事,甚至特别讨厌生日。C.事实上,他特别讨厌过生日,甚至从来不把过生日当回事。D.事实上,他从来不把过生日当回事,甚至特别讨厌过生日。【答案】D【解析】画波浪线句的语病有三处:一是前后句呈递进关系,顺序应该颠倒;二是叙述主体不一致,应该都是“过生日”,而非“生日”;三是后半句否定不当,应是“不把…当回事”,而不是“不把…不当回事”。全部改对的是D项。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答案】①特点相似。把突然加速的“过山车”比喻成被弹射出去的“子弹”,二者都具有非常快的特点。②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通俗明了,有助于凸显人物恐惧、后悔的心情。(每点2分)
【答案】B【解析】A项,“两处都表现了‘我’陷入沉思的状态和心理”错,第一处是叙述的省略,营造安静的氛围;第二处是表意含蓄的省略,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C项,“对一些作家写作能力的批评”错,是对一些作家写作不肯及时和真实地书写时代的写作态度的批评。D项,“内向羞涩的性格使他…也不肯相认”错,少校不肯相认是因为他是一个谦逊、内敛、质朴的人,不愿居功。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A作者让“我”参与到这个历史和现实交汇的故事中,是为了让“我”见证一段历史记忆,衬托两位主人公的形象。B.文中大量的对话描写交代了两人共同的战斗经历,也展现了将军和少校各自的复杂心理,使人物形象更饱满。C.文章的结尾句“他的瞳孔里反映着灿烂的繁星般的洛阳灯火”照应标题,表达了作者对历经战火洗礼而重获新生的洛阳的赞颂。D.文章虽不长,但借助一个车厢内的镜头,让读者窥见了今天的耀眼灯火同昨天的激烈战斗之间的联系,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答案】A【解析】“衬托两位主人公的形象”分析有误,文章以作者“我”的第一人称叙述行文,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故事中,“我”见证了一段历史记忆,并没有“衬托两位主人公的形象”。7.文章运用了大量篇幅记录将军的日记,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概括。(4分)【答案】①表现了将军对解放洛阳之战的记忆之深,对洛阳的感情之深。②塑造了英勇的解放军将士的形象,表现了将士之间的真挚感情。③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富有真实性和感染力,更易打动读者。(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8.《洛阳灯火》是发表在1956年8月1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经典散文,但又写得像小说那样动人,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在文体上的特点。(6分)【答案】本文有经典散文的特征:①以作者“我”的第一人称叙述行文,这是散文常用的写作笔法。②文章描写火车的夜行以及洛阳灯火,富有散文的意境之美。③作品真实记录那个年代的生活和将士之间的感情,叙述语言热减真挚,抒情色彩浓郁。(每,点1分)本文也运用了小说的笔法:①作品中的将军和少校两人,一个能征善战、爱兵重情,一个舍己为人、英勇无畏,人物形象鲜明。②几年前战火中救与被救,几年后两人火车上再次遗逅,巧合法让作品具有小说的趣味性。③开头写少校没有脱帽,后文写少校看完日记后压低帽子;少校与将军的对话,表明两人有共同作战的经历:这些伏笔与照应使作品具有了小说的曲折性。(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