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233451D)数学答案

2023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233451D)数学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3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233451D)数学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42.【参考示例】历史现象一:宋元时期关羽形象在历史典籍、诗歌、话本、戏曲中被极大地扩展、突破与颂扬。阐释一:宋元时期关羽形象较前代得到极大拓展与丰富,并通过典籍、诗歌、话本、戏曲等多种载体进行传播,这其实得益于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宋元海外贸易发达、金融服务业出现并得到广泛运用,商业突破时空限制并出现了以东京、杭州为代表的大都市。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富足,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娱乐活动,出现了世俗化的文学以及审美情趣。市井中存在着很多说“三国”的人,他们将三国故事进行适当地艺术加工,扩大了三国故事的传播范围,有利于关羽形象的推广。结论一: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关羽形象的变化历史现象二:明清时期关羽庙宇的兴修使关羽形象备受百姓敬仰。阐释二:明清时期关羽成为兼具“忠、义、勇”于一身的英雄,同时由于关羽庙宇的兴修使关羽“忠、义、勇”形象不断被下层民众所接受,备受百姓敬仰,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宋代儒学复兴,朱熹等理学大师不断探索为圣为王之道,将三纲五常上升至天理高度。南宋以后,理学成为正统思想。明朝,王阳明进一步发展儒学,并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等,力图从自省的角度规范自身行为,以求符合圣人的规范,这些主张不断影响着世人,忠君爱国等思想具有很大影响力。因此,关羽身上“忠、义、勇”的特征被官方不断宣传和弘扬,使关羽备受百姓敬仰。结论二: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关羽形象的变化【考查点】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与关羽形象变化的关系。【解析】“阐释材料中体现的任一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根据材料涉及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关羽形象的变化,因此论证时应围绕材料对应朝代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阐释关羽形象变化的具体历史现象。阐释一:据宋元时期社会上涌现了大量关羽的相关作品且关羽形象被极大地扩展、突破与颂扬可知,关羽形象在宋元时期广为流传并深受百姓欢迎,选取经济角度。首先说明宋元时期关羽形象的变化:其次,结合宋元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相关史实进行阐释,如商业贸易繁荣、世俗化文学的出现等。可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关羽形象的变化。阐释二:据明清时期关羽成为兼具“忠、义、勇”于一身的英雄,同时备受百姓敬仰可知,关羽形象进一步完美,且符合社会价值观,深受百姓敬仰,选取文化角度。首先说明明清时期关羽形象的发展情况:其次,结合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等相关史实进行阐释,如理学、心学、忠君爱国思想等。可得出: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关羽形象的变化。
41.(1)①科技人员不足:(2分)②及时成立科研组织和研究机构:(2分)③重视人才的吸纳与培养:(2分)④制定发展长远规划,明确发展目标。(2分)(2)①获得主权国家的地位:(2分)②马歇尔计划的援助:(2分)③围绕经济总目标制定科技政策:(2分)④重视尖端科学的研究和带动作用:(2分)⑤成立专门科研机构、经费专管:(2分)⑥重视科研机构建设和科研人才的培养。(2分)(3)①科技发展应与时俱进:(2分)②党的科学领导引领科技创新,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道路:(2分)③坚定自主创新,提高全民族科技素养。(2分)(答出两点得5分)【考查点】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和联邦德国科技的发展。【解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科技发展的特点”,由“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只有500多人,科研机构仅有40多个”可知,科技人员不足: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1个月就立即成立了中国科学院…1955年,全国科研机构已发展到840个”可知,及时成立科研组织和研究机构、重视人才的吸纳与培养:由“制定了《1956一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可知,制定发展长远规划,明确发展目标。(2)“联邦德国在20世纪50一60年代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由“1955年才结束被盟军占领的状态,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可知,获得主权国家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帮助恢复欧洲经济可知,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由“联邦政府的科技政策是以经济合理化为总目标,科研工作必须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服务”可知,围绕经济总目标制定科技政策:由“迅速成立了原子能部,全面恢复了核研究工作并开始进行一定规模的宇宙空间技术的研究…将原子能部改组为联邦科学研究部,并由它来负责确定科研方向及重点,制定科技政策,管理科研经费”可知,重视尖端科学的研究和带动作用,成立专门科研机构、经费专管,重视科研机构建设和科研人才的培养。(3)“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战略的转变谈谈自己的认识”,由材料中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不同可知,科技发展应与时俱进:由材料中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可知,党的科学领导引领科技创新,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道路,坚定自主创新,提高全民族科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