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233451D)英语试题答案

2023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233451D)英语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3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233451D)英语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6.A【考查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解析】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可结合选项以及材料中土地覆被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可知,该地土地覆被的变化由气候的变化引起。根据材料“注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可推断,当地气温升高,导致冻土和积雪融化增多,使越年积雪面积减少,洼地积水变为湿地,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关于降水变化的信息,因此降水的变化不能作为判断该地土地覆被变化的依据,C、D项错误。7.D【考查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析】湿地面积增加说明当地注地水量增多,需根据当地地理环境特征分析水量增多的原因。根据上题分析可推断,当地气温升高导致积雪(冻土)融化,土壤中固态水大量融化并在洼地汇集形成湿地,D项正确:洪水暴涨受气候、地形、河流等因素影响,无法根据材料信息推断当地洪水的发生情况,A项错误:根据材料“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可知,湿地为洼地上的草地转化而成,与耕地变化、地面沉降关系不大,B、C项错误。8.C【考查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解析】本题需判断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耕地的转化情况,可结合该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及选项中各土地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当地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平地土壤中水分减少,且西伯利亚位于高纬度地区,热量不足,而林地的水热要求相对于耕地更高,因此耕地不会立即转化为森林,A项错误:根据材料“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可知,湿地多形成于汇水的注地,而平地地势平坦,积水较少,不会形成湿地,B项错误:平地上积水较少,无法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而草地对土壤水分需求较少,因此平地上的耕地会逐渐退化成为草地,C项正确:气温上升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会使植被覆盖率增加,因此不会转化为寒漠,D项错误。第9~11题·信息提取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①公路沿线山脉为东西走向且山脉海拔高,有冰川、河流分布)。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②公路南端海拔情况),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③绿洲是荒漠地区出现的特殊景观类型,故判断当地气候干旱,有荒漠、绿洲存在)。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④公路封路禁行的大部分时段为我国冬半年)。
3.C【考查点】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解析】根据所学我国农业地域类型知识可知,黄河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且人口密集,图示黄河下游区稻谷供需结余为负值,故一直都不是我国的稻谷余粮区,A项错误:图示淮河下游区、长江中游区的稻谷供需结余均为正值,说明两区现在属于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B、D项错误:根据所学我国农业地域类型知识可知,珠江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图示珠江下游区的稻谷供需结余为负值,说明该地现在不再是稻谷余粮区,C项正确。4.A【考查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解析】本题需结合所学区域地理知识分析安徽省和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条件,根据所学我国区域地理知识可知,安徽省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当地人口消费稻谷多,稻谷供需盈余量相对较小:而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平原,平原面积广阔,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当地人口消费稻谷少,稻谷供需盈余量相对较大,A项正确。5.B【考查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解析】根据所学农业地域类型知识可知,我国水稻种植业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且南方地区人口密度大,主食为大米,稻谷需求量大。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大量稻谷南运,使运输成本上升,同时会加大稻谷区域供需差异,导致稻谷流通效率降低,B项正确,C项错误:出口数量与全国稻谷结余量有关,稻谷种植重心变化不会导致出口数量扩大,A项错误;与南方地区相比,我国北方气温相对较低,空气干燥,易于稻谷的储存,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