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科综合卷(六)6历史答案

趣对答案

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科综合卷(六)6历史答案,目前我们趣对答案已经整理了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科综合卷(六)6历史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趣对答案。

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科综合卷(六)6历史答案

image.png@!test

7.B【解析】材料中的“民国二十六年四月”是指1937年4月,而“国民党和共产党一起在黄帝陵祭祖”“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等信息,说明国共两党已经由对抗走向合作,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产物,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合作方式,排除A、D两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排除C项。

image.png@!test

image.png@!test

补写第二节:(秦汉)三公九卿体制的形成与演变。(2分)阐述;秦朝建立以皇权至上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即三公九卿制度。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1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督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诸卿分管国家各项事务,这样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军政大事的决策由三公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策。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近臣参与军国大事,形成内朝,而三公只参与执行,这样形成内外朝制度。(8分)这一演变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2分)丞例二回补写第五节:(明清)内阁制的形成与演变。(2分)阐述: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由于皇帝处理的政务繁重,明成祖时,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和待从机构,内阁的形成标志着皇权的进一步加强。后来内阔地位逐渐提高,获得票拟权,可参与决策,但其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清初,沿袭明朝的内阁、六部制,但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康熙帝设置南书房,使之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三足鼎立。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旨意,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至此,内阁制名存实亡。(8分)这一演变,表明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变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紧扣设问中的“阅读上表”“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和意图”“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说明理由”关键信息,包括括号内的要求“准确把握因袭变迁的阶段特征”等信息都要细看、细品,明确命题意图。然后仔细阅读材料,领会作者编写意图和思路;根据表中“第五章: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及“第一节”第三节”第四节”的相关内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历史阶段划分,依据“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这一主题,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最好再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补写内容来阐述理由。注意一定要史实分析准确,阐述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