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完美 2022届全国高考精华仿真测试卷(七)7生物答案

非常完美 2022届全国高考精华仿真测试卷(七)7生物答案,目前我们趣对答案已经整理了非常完美 2022届全国高考精华仿真测试卷(七)7生物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趣对答案。
25.(8分,每空1分)(1)mRNA(2)DNA双链复制受热变性(或“高温变性”)热稳定DNA聚合(或“T(3)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4)Ca2+(或“caCl2”)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感受态细胞【解析】(1)将某种生物发育到某个时期的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的DNA(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就叫种生物的cDNA文库。hcR是一种体外DNA复制技术,其原理是DNA双链复制;首先目的基因受热变性(解旋)成为单链DNA,随后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最后在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的作用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延伸,如此重复循环(3)为了使目的基因如药物蛋白基因在乳腺细胞中顺利表达,通常将目的基因和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使之伴随着乳腺蛋白基因表达,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所需的药品。(4)如果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大肠杆菌,为了提高导入效率,需要用氯化钙溶液处理细菌,使细胞处于容易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状态,这样的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
24.(14分,每空2分)(1)胞吐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2)Na+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抑制(3)大脑皮层麻醉(镇痛剂)【解析】(1)兴奋由前一神经元传递到下一种经示的过程中,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以胞吐的A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2)动作电位时,Na内流,细胞膜内为正,膜外为负,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无影响,从Ⅱ、Ⅲ组推断,Ⅲ组电位小于Ⅱ组电位,动作电位的改变可能是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Na+内流;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幅度更大,可能是由于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3)痛觉传入冲动可通过痛觉传导通路抵达大脑皮层的体表感觉区而产生定位的痛觉,为减弱疼痛,医学上可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麻醉类药物,抑制神经兴奋,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