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的古诗一百首汇编(14)正在持续更新,目前趣对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关于春天的100首古诗
2、2023-2024关于《春天的古诗》
3、2023-2024关于春天的古诗十首诗
4、2023-2024关于春天的古诗一千首
5、2023-2024关于春天的古诗100首(不重复)
6、2023-2024关于春天的古诗有哪些首?
7、2023-2024关于春天的古诗10首
8、2023-202420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9、2023-2024关于春天古诗25首
10、2023-2024关于春天的古诗5首

“文”与“史”的关系。他认为“文之为用,远矣大矣”,并指出先秦散
文“化成天下”“以察兴亡”。针对秦汉以降,史书文体大变,繁华失
实,“非复史书,更成文集”的情况,刘知几认为“拔浮华,采真实”是
史官尤其应当重视的。
刘知几认为“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对于“贼臣递
子,淫君乱主”,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就可使其“秽迹彰于
朝,恶名被于千载”。对于史家,刘知几认为“史官之责也…则惩
恶劝善,永肃将来,激浊扬清”。对于史书,刘知几认为“正名”乃
“君子所急”。孔子修《春秋》,“吴、楚称王而仍旧曰子,此则褒贬之
大体,为前修之楷式也”。而司马迁撰《史记》,将“僭盗”的项羽“纪
之曰王”,是“真伪莫分”。自兹以降,“论谬相因”。魏晋史书,不问
天子是否有功德,每有所书,必存庙号。名不符实,将“何以申劝沮
之义,杜渝滥之源”?由此可见,《史通》全书贯穿着另一条主
线
一“激扬名教”。其与“实录直书”相辅相成,构筑起《史通》的
思想体系
。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