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启光教育)化学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趣对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8.若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可能的原因是A.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C)C.使用了生锈的码B.装瓶时溶液洒落D.溶解时用的烧杯刚清洗过,内壁有水珠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增加溶质(b)②蒸发溶剂A.①②③③升高温度B.①②④④降低温度C.①②D.①②③④溶解70F度501g30201004080120160温度/℃温度/℃第9题图第10题图0.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将t℃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甲析出的晶体质量一定大于乙C.t°℃时,将50g水加人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1.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克13.331.663.9110169246A.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B.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D.2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2.一块体积为V%的木块漂浮于装有硝酸钾(KNO)溶液(有部分硝酸钾固体未溶解)的小烧杯中,如图甲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木块A.甲图中的硝酸钾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B.由图乙推断温度改变的方式是温硝酸钾固体时间甲ZD.V排增大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导分评卷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5分)阅读科普短文,结合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表钙华沉积是瀑布形成的重要因素①钙华沉积也称碳酸钙沉积。钙华是由于地表水中碳酸钙(CaCO)过饱和而沉积形成的大空隙碳酸钙晶体。喀斯特地区因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而易发生钙华沉积。但是,由于受气候影响,不同喀斯特地区的钙华沉积可能发生在地下,也可能发生在地表。②我国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地的大多数喀斯特地区,因高温多雨,地表难以达到碳酸钙的析出条件,钙华沉积通常发生在温度较低的地下,例如溶洞和地下暗河中,形成钟乳石、地下瀑布等景观。③在较为寒冷的喀斯特地区,例如温带或者高山地区,钙华沉积则主要发生在地表。地表水在化学试卷(六)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