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5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八年级政治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趣对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5.B【解析】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证明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提出了中国发展出路的方案,只不过都是以失败而告终,①表述错误。清朝末期,一批先进的仁人志士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影响下,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增强国家经济实力,进行“实业救国”,以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说明近代中国人民为完成历史任务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尝试,②符合题意。材料中不涉及中国为什么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不符合题意。当时的“实业救国”,以达到强国御侮为目的,但最终未能达到目的,证明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④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A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B错误。三大改造完成,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C错误。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D正确。故选D。7.C【解析】1954年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①排除。1956年是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之年。党中央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判断,党和国家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②③说法正确。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发展方向,④说法错误。故选C。8.B【解析】“我们现在赖以进行····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可知社会主义艰辛探索时期的成就为后期奠定了基础,①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我国并没有公有制经济,②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执择,③不符合题意。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遭到过严重挫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④符合题意。故选B。9.(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分)(2)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8分)10.(1)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②《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哺育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逐步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③《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斗,指引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8分)(2)①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不断推【JKT·政治·单元周测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1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