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2026-2026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上)(三)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趣对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中)三语文答案
2、九师联盟20242024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上语文
3、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核心模拟卷中语文三
4、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上)六语文试题
5、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核心模拟卷上语文
6、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核心模拟卷语文
7、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核心模拟卷上语文
8、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核心模拟卷上语文答案
9、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核心模拟卷语文答案
10、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下语文一

叶,似乎此时所有的意象都被西风圈图着卷入人们的眼底、心中。魏晋时佚名氏传下《子夜四时歌》,其中《秋歌》有这样的一首:“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人们看见秋风起,于是思念远方的亲人,这是常情。《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轶事,差不多也正发生在白露时节。“张季鹰辟齐王东曹,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菜羹、鲈鱼脍,日:‘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张季鹰就是西晋文学家张翰,当时他在洛阳做官,看到秋风吹起,想起家乡吴中的风物美食,便辞官归家,享受他向往的适意人生。其实,当时的晋王朝正赶上八王之乱,八王之一的齐王对他正有笼络之意,但张翰不愿卷入其中,“秋风起”恐怕只是他的一个借口,但这借口找得太有根基、太合乎中国人的常情,所以他得以成功脱身,避开了一场浩劫。所以后来人们才说“因想季鹰当日事,归来未必为莼鲈”。随着这则轶事一同留下来的还有张翰当时写下的那首《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这诗写得调又高又看似实在,把远离复杂政治的潜愿,通过一场秋风转嫁在口腹之欲上,让人笑叹之余不得不理解他如此“正常”的需求,于是他这一番“思食之举”就成为千古谈资。古人送友归乡时常需要拉他出来做榜样,比如唐人郎士元送好友归吴时就宽慰友人说:“看取庭芜白露新,劝君不用久风尘。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但到底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潇洒的,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就在他的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叹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同样是秋风起兮的白露时节,但不同人的感觉就不一样。有人觉得是寒,有人则觉得是凉;有人觉得“萧瑟”,有人则觉得“舒旷”。但不管人的感觉是怎样的,秋风兀自潇潇,白露后草木上凝结的露水也兀自一天天密起来。“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天地间难得有这么温润的时刻。这几天不妨起早一些去外头吹吹风弹弹露,享受这“胜却人间无数”的好时节。(摘编自晏藜《桃花与蟹:四季里的风物中国》)1.下列关于白露节令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露节气的出现,意味着暑热天气已经结束,天气开始转凉;因秋露颜色像金一样白,故命名此节令为白露。B.白露节气一般在农历八月,秋风和秋露是白露节气的显著标志,“金风玉露”用直白的话说就是“秋风白露”。C.因白露时节露水浓重,树枝开始由柔软变得僵硬,树叶渐渐变黄,荷叶也呈现出衰败的样子,秋的气息渐浓。D.白露时节,秋风萧瑟却不失清爽,秋露清凉而不失温润,因此,白露是一年四季中适合游玩的最佳时节。2.下列对文中关于古代文人感受秋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思、白居易和秦观,他们都通过对秋风、秋露的描述,体现了物候的变化,传递出世间美好的情愫。B.秋风撩动了李白的心情,他在诗作中通过展现以秋风为意象的秋意,将相思之苦的况味烘托出来。C.郎士元将张翰见秋风起而产生的“思食之举”的典故嵌人诗中,寄寓了对友人的劝慰,表现出洒脱气度。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