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2022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二)2历史试题答案

天一大联考·2022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二)2历史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天一大联考·2022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二)2历史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11.(1)因素:西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儒家重史思想传承;家庭环境熏陶,掌握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个人游历经历和对史学的爱好。(8分)(2)价值:纪传体通史体例为后世沿袭;注重实录实证和理性批判的修史意识深刻影响史学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大一统历史的发展;承载并激劢士人自强不息的司马迁个人品质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年轻时候,曾受教于当世大儒董仲舒和孔安国”,可得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前126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两湖、江浙、齐鲁等地游历,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逸事以及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可得个人游历与对史学的热爱;根据材料“其父逝世后,继任太史令”,可得对家学传统的继承;结合所学可得,当时汉武帝统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②)根据材料“被下狱施以宫刑,出狱后忍辱继续创作完成《史记》”,可得激励士人自强不息的司马迁个人品质;根据材料“采用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上计轩辕(黄帝),下至于兹…凡百三十篇’”,可得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影响深远;根据材料“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可得修史的语言、核心理念为后世所推崇。
9.(1)概括:康熙认为为明太祖统一中国传承制度、治国能力超出唐宋众多皇帝;孙中山认为明太祖推翻了腐朽的元朝,恢复了华夏的统治。(4分(2)简评:康熙的目的是强调政权更迭的合理性,为满族统治提供理论支持;孙中山的目的是强调推翻满族贵族统治的合理性,为反清正名;康煕和孙中山评价明太祖的侧重点不一样,故其拜谒行为的性质由拜谒者的政治目的而定。(6分)解析】(1)依据材料一“明太祖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归纳康熙帝对明太祖的评价;依据材料二“赵宋末造,代于蒙古,神州陆沉,几及百年。我高皇帝应时崛起,廓清中土,日月重光,河山再造,光复大义,昭示来兹。不幸季世傲扰,国力罢疲”归纳孙中山对明太祖的评价。(2)结合所学从康熙和孙中山评价明太祖的侧重点不一样,故其拜谒行为的性质由拜谒者的政治目的而定角度思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