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冲刺卷(三)3辽宁卷历史试题 答案

趣对答案

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冲刺卷(三)3辽宁卷历史试题 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冲刺卷(三)3辽宁卷历史试题 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冲刺卷(三)3辽宁卷历史试题
答案

image.png@!test

19.(12分示例一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成为时人的主流认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现代化路径受到质疑;同期,苏联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成就,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的信心;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时人关于现代化路径话语倾向的变化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成为当时的主流认识。示例二现代化话语倾向的变化反映出先进中国人对自强之路的探索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矛盾日益加深,14年的抗日战争使中国人认识到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有了工业化才能增强国防力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现代化路径受到质疑;同期,苏联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成就,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的信心。时人关于现代化侧重方面、实现路径方面虽然存在着分歧,但是对于现代化的追求是国人共同的目标。这反映岀先进中国人对自强之路的不懈探索。

image.png@!test

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中美国1925-1937年零售市场出售的食物指数表,可知1934-1937年食物消费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1933年以来,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以克服经济危机,新政在农业方面采取鼓民减耕减产的办法,以稳定并提高农产品价格,但是由于农产品价格提高也限制了人民的农产品消费能力,C正确;针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造成美国失业人数剧增,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等措施,失率已经逐渐下降,A排除:罗斯福新政为农场主提供农副产品补贴,鼓励农场主减耕减产,以防止出现农产品生产过剩的情况,BD排除。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