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综合模拟卷(1)理科综合试题答案

趣对答案

2022年综合模拟卷(1)理科综合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2年综合模拟卷(1)理科综合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2022年综合模拟卷(1)理科综合试题答案

image.png@!test

17(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3)示例一: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示例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示例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示例四: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示例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示例六: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image.png@!testimage.png@!testimage.png@!testimage.png@!testimage.png@!testimage.png@!test

而所用钱财仍要用百亿来计算。十三年夏四月,汴渠修成,黄河、汴河分流,恢复了过去的样子。10.D【解析】“于此分杀水力”是介词宾语,前面应断开,由此排除A、B项。“泄暴水”“备非常”是同样的结构,后面断开,由此B、C项。11.D【解析】光武是刘秀的谥号。汉高祖是谥号,隋炀帝是庙号。12.C【解析】成帝鸿嘉四年秋不堵决口,是想通过任由河水自流,顺应水势,从而找到适合的河道。13(1)御史大夫尹忠因为奏对治河的方案粗疏不切合实际,皇上严厉地斥责他不尽职尽责,尹忠自杀。(“对”,回答、奏对;“疏阔”,粗疏不切实际;“切”,严厉:各1分,句意1分,共4分。)(2)兖州、豫州的百姓哀怨叹息,认为朝廷总是兴办其他工程,不把老百姓的急难当做优先考虑的事。(“恒兴”,总是兴办;“先”,把…当做优先考虑的事;“急”(急难:各1分,句意1分,共4分。)14①上策是迁徙冀州部分百姓,以此泄洪,放河入海。②中策是多修水渠,引黄灌溉,分减水势。③下策是修复旧堤,增高加厚。【参考译文】汉成帝建始四年夏季四月,黄河在东郡金提决口。在此之前,清河郡都尉冯逡上奏说:“清河郡处在黄河的下流,近年较长时期没有发生大水灾害,是因为屯氏河通畅,这样就有两条河道分流黄河水入海。现在屯氏河已经堵塞,鸣犊口又更加流水不畅,如今只有一条黄河承受数条河流的水量,即使加高提防,最终也不能使它顺畅宣泄。大禹时代修筑的九河故道,如今很难寻找,屯氏河刚刚淤塞不久,容易疏通:又由于黄河与屯氏河分流的汉口处在高处,在这里修筑分减水力的工程,从路途上看也非常方便,可以重新疏通屯氏河以辅助黄河,宣泄洪水,防备非常情况的发生。”成帝将冯逡的奏章交给丞相审查办理,丞相认为现国家经费不足,暂且不必疏通。三年之后,黄河果然在馆陶和东郡金提决口,冲毁官署驿站,以及民房近四万所。建始四年冬季十一月,御史大夫尹忠因为奏对治河的方案粗疏不切合实际,皇上严厉地斥责他不尽职尽责,尹忠自杀。汉成帝河平元年春季,杜钦将王延世推荐给王凤,派他去负责堵塞黄河决口。王延世用竹编成长四丈、九人合围的竹篓,里面盛上小石头,用两条船夹着运载,投入到决口处。经过三十六天奋战,河提修成。三月,成帝下诏任命王延世为光禄大夫,领取中二千石俸禄,赐关内候爵位,赏黄金一百斤。西汉成帝河平三年秋季八月,黄河再次在平原郡决口,所造成的损失是建始四年的一半。鸿嘉四年秋,黄河水泛滥,冲毁官署驿站,以及民房四万多所。平陵人李寻上奏说:“讨论治河之策的人常想要寻找九河原来的河道贯通它,现在趁着黄河自己决口,可暂时不进行堵塞,先观察水的流势,如果黄河想占据那条道路,它渐渐就会自己形成河川,再沿河川挑出河床的沙土,然后按其自然状况进行治理,就一定会成功。”于是停止堵塞不再筑提。待诏贾让上奏说:“治理黄河有上、中、下三策。将面临洪水冲击的冀州人民迁走,放黄河的水使其向北流入大海。黄河向西临近大山,向东面靠近金提,从水势上看不会流得太远,洪水泛滥一个月就能平定下来。这一工程如能实施,黄河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上策。多开凿运河渠道,既能使百姓灌溉农田,又可分减水势。兴利除害,可以支持数百年,称为中策。如果只是修理完善原有的提防,不断把低矮的提坝增高,把薄的提坝加厚,所耗费的人力劳力没有止境,且依然屡屡遭遇灾害,这是最下策。”汉平帝时,黄河、汴水曾经决口,长久没有修复。到了建武十年,汉光武帝打算进行治理,浚仪县令乐俊上奏说:“民众新近遭受战争的创伤,不宜兴起徭役”于是停止。兖州、豫州的百姓埋怨叹息,认为朝廷总是兴办其他工程,不把老百姓的急难当做优先考虑的事。恰在这时有人推荐王景,说他有治水才能,夏季四月,汉明帝下令征发民工数十万人,派王景与将作谒者王吴修筑汴渠提防。王景虽然减省工程费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