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行天下选择必修二答案

趣对答案

历史卷行天下选择必修二答案 ,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历史卷行天下选择必修二答案 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历史卷行天下选择必修二答案

image.png@!testimage.png@!test

11.D解析】依据材料“在任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争”可知,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使政府工作摆脱党派利益之争,从而有利于维护政局的稳定有序,故D项正确;奉行“政治中立”原则与保证文官群体素质无关,排除A项:政府不能起到对政党监督制衡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英国政党之间的斗争状况,排除C项。

image.png@!testimage.png@!test

17.图1:科举录取人数最少,南方录取人数少但又占有一定比例。(2分)这与元代统治时间较短,科举一度停考;歧视“南人”,但经济重心和教育重心早已南移的状况吻合。故图1为元代。(4分)图2:录取总人数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北方省份。(2分)这与唐代科举制初创,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均在北方的状况吻合。故图2为唐朝。(4分)图3:录取总人数显著增加,在分布上:北方省份河南录取人数高居榜首,南方录取人数明显增加,尤其是浙江高居南方各省榜首。(2分)》这与两宋重视文官,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北宋时经济重心尚未完成南移,河南开封又是北宋都城和政治中心;南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都城迁至杭州城等状况吻合。故图3为两宋时期。(4分)(以上任答两图即可)【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三幅示意图所展示的时空信息与其对应的数据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即科举状元的多少不仅与经济发展、选官制度、教育发展等因素有关,而且与朝代存续的时间长短有关。在此基础上结合每个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对各幅示意图进行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