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 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质量检测LG物理答案

九师联盟 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质量检测LG物理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九师联盟 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质量检测LG物理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21.(11分)动物个体在其生存的环境中,若个体在空间和时间上接近相邻的其他个体时,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好处,当许多个体都这样做时就会形成集群分布,这种现象可称为“自私牧群原则”。有一种昆虫名为“十七年蝉”,它的幼虫需要在地下生活17年,17年后的夏季爬出地面转变为成虫,成虫仅能存活约1个月。图1是出现在某地的“十七年蝉”种群的密度变化和被鸟类捕食百分比的变化,图2中入表示该树林中某种鸟类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现存量■被捕食率/%6000100804000601.21.020004020006101418222630371115192327012346810时间/年5月6月2(1)该地的“十七年蝉”构成了一个种群,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调查“十七年蝉”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标记重捕法,其原因可能是调查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填“偏高”“不变”或“偏低”)。“十七年蝉”种群的现存量与被捕食率的关系为(2)图2中a~e五个点中,d点的种群年龄结构是型,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是点。第1年至第3年间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为(3)在时间上,“十七年蝉”表现出了高度同步化的生命周期,在种群的正常生命周期之外,没有发现过早或过晚出现的该种蝉。根据“自私牧群原则”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答案】(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种群密度“十七年蝉”个体较小,不易做标记偏高“十七年蝉”种群的现存量小时被捕食率高,现存量大时被捕食奉低(2分)(2)衰退b增大(2分)(3)若有过早或过晚出现的该种蝉,此时种群密度较小,容易被鸟类捕食而淘汰,个体难以从群体中获益,因此被选择下来的是高度同步化的大种群(2分)【解析】(1)“十七年蝉”个体较小,不容易做标记,所以不适宜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分析图1曲线,“十七年蝉”种群的现存量与被捕食率的关系为种群的现存量小时被捕食率高,现存量大时被捕食率低。(2)图2中a、e两点入>1.0,种群数量增加,c、d两点入<1.0,种群数量减少,b点入=1.0,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因此c、d两点的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是b点。第1至第3年间入为定值,种群呈“J”形增长,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增大。(3)依据题干可知,时间上过早或过晚出现的该种蝉,此时种群密度较小,容易被鸟类捕食而被淘汰,个体难以从群体中获益,因此被选择下来的是高度同步化的大种群。
11.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如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在A、B、C、D、E点进行农药防治或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火)和能社B经济阈值职从时间AA.E点是生物防治,也可以利用信息素诱捕害虫B.食物的短缺导致E点后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C.引入天敌后,天敌种群会呈现“J”形曲线增长D在农药的作用下,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在D点显著高于B点【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在A、B、C、D点进行防治后,种群密度又会上升,故这四点是药物防治,而E点后种群密度降低并稳定在一定程度,故E点是生物防治,利用信息素诱捕害虫也属于生物防治;由题意可知,E点后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是因为引入了天敌:引入天敌后,由于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天敌种群不会呈现“J”形曲线增长;基因突变率很低且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与农药的使用没有必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