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信息检测卷(全国卷)一理科综合答案

2023届高考信息检测卷(全国卷)一理科综合答案 ,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3届高考信息检测卷(全国卷)一理科综合答案 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10.B(“事起乎所忽”与“祸生乎无妄”结构对称,此处“乎”并非句末语气词,不能在“乎”后停顿,据此排除A、C两项:“拯溺亨屯”是“拯济苍生”的意思,它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其问不能停顿,其后要与“归罪于己”断开,据此排除掉C、D两项。原文句读:是故恐惧之心日弛,邪僻之情转放。岂知事起乎所忽,祸生乎无安。故以圣人受命,拯溺亨屯,归罪于己,推恩于民。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11.A(A项,两个“辟”字含义不同,前者的意思是“君主”,后者的意思是“征召”。B项,两个“和”字含义相同,都是“附和”的意思。C项,两个“治”字含义不同,前者的意思是“治理”,后者的意思是“惩处、惩办”。D项,两句中的“矜”字含义不同,前者的意思是“骄傲”,后者的意思是“怜悯”。)12.D(“效仿他们治国安邦”错,魏文帝是个反例,张蕴古举魏文帝的例子,是要唐太宗以之为戒,而不是效仿魏文帝。)13.(1)事无大小,都得留心。如今我不询问你们就不说自己的看法,看到事情都不直言规劝,这怎么能称为辅佐君主的人呢?(“咸”“谏净”“辅弼”各1分,反问句式1分,句意通顺1分)(2)在内沉溺于美色会损害健康,在外沉迷于田猎会放荡人心;贪图稀有的财宝是奢侈,沉迷亡国的音乐为淫靡。(“内荒”“伐”“侈”各1分,省略句1分,句意通顺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贞观五年,张蕴古担任大理寺丞。相州有个名叫李好德的一向有疯癫病,讲了些荒谬狂妄的话,唐太宗诏令治他的罪。张蕴古说:“李好德患疯癫病证据确凿,按照法律不应判罪。”太宗答应对他予以从宽处理。张蕴古私下把太宗的旨意告诉李好德,并和他博戏。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弹劾张蕴古。太宗对张蕴古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便下令在东市将张蕴古斩首。不久,唐太宗对自己的做法感到后悔,对房玄龄说:“你们拿了君主的俸禄,就要替君主分忧,事无大小,都得留心。如今我不询问你们就不说自己的看法,看到事情都不直言规劝,这怎么能称为辅佐君主的人呢?比如,张蕴古身为法官,和狱囚一起博戏,还泄露我的话,这也是罪状很严重了。但如果按正常的法律量处,还不至于判处死刑。我当时大怒,立即下令处死。你们竟然不说一句话,主管部门又不复奏,就把他处决,这难道合乎道理吗?”于是下诏说:“凡有死刑,即使下令立即处决,都还得五次复奏。”唐代五复奏的规定,就是从张蕴古这件事情开始的。诏令中又说:“遵照律文定罪,也许可能有冤情。从今以后,由门下省复审,有按照法令应当处死而情有可原的,应将案情抄录奏报。”张蕴古,当初在贞观二年担任幽州总管府记室兼直中书省时,他向唐太宗呈上了《大宝箴》一文,文辞华美,道理深刻,是篇规诫朝政的好文章。内容如下:“古往今来,纵观横看,君主都要为民造福,做君主的确不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国各地尽其所有进贡,满朝文武一呼百应。因此国君容易丢掉戒备之心,滋生放纵之情。岂知事故生于疏忽,灾祸生于意外。所以圣人顺应天意,拯济苍生,归罪于自己,施恩于百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君主以一己之力治理天下,不以天下百姓侍奉一身。用礼教防止奢靡,制定音乐防止其放荡。左右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行,外出时戒备森严,回宫时路禁行人。按照春夏秋冬而调整其宽严,依据日月星辰检查得失。因此,自己的言行就成了国家法度,声音就成了时代旋律。君王不以臣下为无知,身居高位而能倾听下面的呼声;不可掉以轻心,让小小的过失酿成难以挽回的灾难。快乐不可过度,过度则转喜为悲;欲望不可放纵,放纵则成为祸患。君王居住琼楼玉宇,何等华丽,其实尺幅之地就可以容身;那些暴君不明这道理,竟用美玉来修筑楼台宫室。山珍海味任由享用,其实食物只要合口就已很好了;而一味放纵的暴君却贮酒为池,酒糟堆成山。在内不要沉溺于女色,在外不要沉迷于打猎;不以奇珍异宝为贵,不听让人堕落的音乐。在内沉溺于美色会损害健康,在外沉迷于田猎会放荡人心;贪图稀有的财宝是奢侈,沉迷亡国的音乐为淫靡。不要倨傲,轻视贤才,不要认为自己富有才智而拒绝忠言,狂妄自大。我听说夏禹吃一顿饭期间起身几次;也有魏文帝被人拉着衣服苦苦劝阻,却也并不停止。古代宽厚仁慈的君王,汉高祖可为典范。他处理政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敬畏戒慎的样子,就像周文王一样小心。”
7.C(小说用对比突出方药雨画线的失败,但术业有专攻,他画不出线来并不能说明他就没有真才实学。)8.①方药雨:准备不充分,运笔少“气”。他上来一捋袖子就干,可不到四尺笔头就挺不出了,墨也没了;而尹瘦石则用一管羊毫大笔,蘸足了墨,凝神静气后才开始动笔。②黄山寿:平时作画虽以气取胜,但他在画线时,只知换步,不知换气,后劲不足;而尹瘦石凝神静气之后,以气带笔,笔领线行;中间运用捻管技法换气,收笔干脆利落,一气呵成。(每点3分,意对即可)9.①小说先写尹瘦石其貌不扬和他画作包装的随意,无论如何看不出他画作的高超:②接着写尹瘦石的画被拿进韩家,韩家老爷对其画作不满意,并邀请画界名人来与其对阵;③然后写画界名人方药雨、黄山寿等下笔画线失败,其他画家不敢上阵,最后尹瘦石出场,他潇洒自如地画出两丈长的线。经过这样层层铺垫,渲染蓄势,最后凸显出尹瘦石画技高超的形象特点。(每点2分,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