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第一卷·2022-2023学年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三)3道德与法治答案

趣对答案

安徽第一卷·2022-2023学年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三)3道德与法治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安徽第一卷·2022-2023学年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三)3道德与法治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安徽第一卷·2022-2023学年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三)3道德与法治答案

image.png@!test

15.B解析】据所学知识,西周时期宗法制下的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享有经济、政治及征兵的权力,有土有民,且可以世袭,而材料中的封君“在其封地内,只有衣食租税之权,而非有土有民”,表明这时国家机构正在从部族向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演进,意味着国家形态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故选B项;据所学,战国时期封建宗法观念不断弱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变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据所学,布衣卿相发生在西汉初期,排除D项。

image.png@!test

11.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周代的宗庙祭祀制度对于维护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发挥过重要作用,被后世统治者继承并发展,形成“左宗右社”格局,将宗法王朝对社稷臣民的占有用祭祀的方式使之合法化,成为巩固统治的工具,D项正确:秦汉以后,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排除A项;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即已瓦解,排除B项;家国一体是指统治者把家庭伦理移植到政治生活范畴,使政治伦理化,与材料所呈现的“左宗右社”逻辑不符,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