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3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历史试题答案

河北省2023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历史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河北省2023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历史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答案】(1)BaCl2(1分)Na2CO3(1分)75%乙醇(1分)(2)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3)①a(1分)可以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2分)②增大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使产生HC1气体的速率加快(2分)(4)①使SO完全沉淀(2分)②96m2×100%(2分)233m1【解析】将海盐(含泥沙、海藻、K+、Ca2+、Mg2+、Fe3+、SO等杂质)焙烧,除去海藻等有机杂质,并使其颗粒变小,然后加水溶解,再依次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去SO、过量NaOH溶液除去Mg2+和Fe3+、过量碳酸钠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和钙离子,最后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得到饱和溶液,再通入HC气体酸化并结晶,洗涤除去K+,烘千得到NaCl。(I)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除去硫酸根离子应使用氯化钡溶液、除去Mg2+、Fe3+用NaOH溶液,除去Ca2+和过量的Ba2+用Na2CO3溶液,且Na2CO3溶液需加在氟化钡之后,所以滴加顺序为BaCl2、NaOH、Na2CO3;为了降低NaCl的溶解度,同时使微量的KCl溶解,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的少量KC1应选用75%乙醇。(2)配制500mL4.00mol·L1NaCl溶液,需要在烧杯中溶解NaCl固体,溶解时需要玻璃棒搅拌,之后转移到500L容量瓶中进行定容,移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定容时需要胶头滴管滴加水,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①氯化氢沸,点低,易挥发,而硫酸为高沸点酸不易挥发,所以将浓硫酸和NCI混合加热可以挥发出HCl气体;仪器a侧面导管可以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②将烧瓶中的海盐磨细可以增大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使产生HC】气体的速率加快,从而加快NCl晶体的析出。(4)步骤①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能使溶液中SO完全沉淀,得到的沉淀为BaSO4,质量为m2g,则沉淀中969633m28,所以样品中S0?的质量分数233m2gSO?的质量为×100%=96m2×100%。mig233m1
【答案】I.(1)+4(1分)(2)1:2(2分)(3)2C1O5+H2O2+2H+-2C1O2↑+O2↑+2H2O(2分)(4)产生的氯气会污染环境、生成等量的CO2消耗的酸多、产生的废液多等(2分,写出一点即可)Ⅱ.(5)<(2分)H2O2与N2CO3快速反应将放出大量的热,造成HzO2的分解而损失(2分)(6)(2分)采用复合稳定剂制备的产品中活性氧质量分数最高,且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活性氧质量分数变化不大(2分)【解析】I.(1)已知C1O2中O的化合价为一2,根据化学式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C1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十4。(2)由方法1中的化学方程式知,NaClO3中的C1的化合价由+5降低到C1O2中的十4,被还原,CIO2为还原产物,NCl的Cl的化合价由一1升高到Cl2中的0,被氧化,C12为氧化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3)方法2即在酸性条件下,由NaClO3与双氧水反应制备CIO2,反应中Cl的化合价由+5降低到+4,故H2O。中的0的化合价升高,即由一1升高到0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1O5十H2O2十2H一2CO2个+O2个+2H2O。(4)比较方法1和方法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方法1的不足之处是产生的氯气会污染环境、生成等量的CI○2消耗的酸多、产生的废液多等。Ⅱ.(5)结合过氧化氢和碳酸钠的性质,推测制备过碳酸钠的原料中,由于H2O2能够分解生成H2O和O2,受热后加快其分解,N2CO3性质较稳定,反应过程中H2O2应适当过量,故碳酸钠与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之比应<2:3。由题千信息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加入N2CO3溶液速度过快,则导致溶液的温度快速上升,HzO2分解加速,造成损失。(6)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采用复合稳定剂制备的产品中活性氧质量分数最高,且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活性氧质量分数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