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 2023届高三新高考摸底联考 新教材(1月) 政治答案

九师联盟 2023届高三新高考摸底联考 新教材(1月) 政治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九师联盟 2023届高三新高考摸底联考 新教材(1月) 政治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三、(20分)(一)18.D19.B20.构成:①用“一缕缕厚甸甸的情思,一个个鲜润润的吻,一声声热乎乎的问候”三个结构相同(相似)的短语,形成排比修辞。评分标准:2分。效果:②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增强语势;更能突出强调乡情的浓重细腻,增强亲切感。(3分)评分标准:评分标准:②中“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任一点即可得1分,最多2分;突出强调乡情的浓重细腻1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9分)南轩竹曾巩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①色转明。【注】①琅玕:翠竹的美称。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抓住南轩竹的特征,融物与情为一体,使这首咏物诗清新隽永,意韵丰富。B.额联表面写风写雨,实则写竹,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绘南轩竹的形象。C,颈联形象地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竹影斑驳投在粉墙之上的摇曳姿态,意趣盎然。D.尾联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又虚写了回忆、想象中的竹子,虚实相生,韵味悠长。【答案】D【解析】“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又虚写了回忆、想象中的竹子”错,尾联写的应是自然界的南轩竹。1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在《竹石》中也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竹子形象的异同。(6分)【答案】相同点:这两首诗中的竹子都具有无惧困难的勇气,曾诗中的竹子虽遇冰霜,但愈显鲜明动人;郑诗中的竹子面对肆虐狂风的千磨万击,却还坚劲挺拔。不同点:曾诗中的竹子更多姿多彩,清高脱俗,无论是在旱天、雨中、霜后,都呈现出潇洒的姿态;郑诗中的竹子更顽强不屈,展现出昂扬的生命力,竹子生长在“破岩”石缝中,环境恶劣,但依然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