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 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卷(三)3历史答案

衡中同卷 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卷(三)3历史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衡中同卷 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卷(三)3历史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6.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特意隐居”于文无据。B项,“正面”错误,应是侧面:另外,不能表现安详的“善良、热爱艺术、努力追求本真的个性”。D项,“树多达85000株”与原文内容不符。7.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表现了他对耽于名利的世人的不屑”分析错误。8.①深深的忧虑:进山途中,山高林深,村民说安详是个守山人,引发“我”的担忧。②十分绝望:眼前之人五大三粗的老农模样,否认自己是“著名画家”,令“我”十分绝望。③肃然起敬:安详的工作、种树经历以及给树起名等,令“我”肃然起敬。④心情激动:依据画室判断眼前的安详就是“我”寻找的著名画家,兴奋而激动。(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先在小说中找到反映人物心理的相关内容,再概括,一般会与小说的情节发展相关联。9.①描写眼前如画的群山,带给读者美好的审美感受;小说以景结情,表达了对安详的景仰之情。②巧妙照应前文安详是个著名山水画家的内容,使文章结构严谨。③山脉从画中走出,松柏有了灵魂,赞美了像安详这样的劳动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尾的作用的能力。可以从结构、内容、人物、艺术效果、主题等角度思考。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鲁迅先生认为…”分析错误,这是作者的观点,并非鲁迅先生的观点。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这表明鲁迅认为戏剧不能有‘大团圆’结局”推断错误。B项,“只要…就…”说法绝对。C项,谭鑫培演出明传奇《清风亭》时,作品没有被骂为“亡国之音”,自身也没有被人攻击。3.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相关知识的能力。A、B、C三项都是悲剧结局,只有D项中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大团圆”结局。4.材料一: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其次,从两个方面探讨戏剧“大团圆”结局产生的原因。(2分)材料二:首先,提出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使得剧作必须关注大众品位这一观点。其次,分析论证,由于大众喜欢“大团圆”结局,剧作家就去描写“大团圆”结局。最后,进行总结,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模式符合文学样式多样化原则。(2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本题主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一般要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可以先分析出材料的层次结构,再分别找出哪些段落是提出问题的,哪些段落是分析问题的,哪些段落是解决问题的。5.窦娥命运悲惨,“遭受巨大的痛苦和挫折”,却含冤屈死,是一个悲剧形象。但是,受“华夏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补偿’心理与受众的审美接受心理”影响,《窦娥冤》中设计了一个“光明的尾巴”,设置了一个“大团圆”结局。(2分)“大团圆”结局反映了元末人民向往法正民安的社会环境,弥补他们对现实的绝望。“符合他们的审美需要和欣赏习惯,符合他们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看戏动机,以此来缓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的痛苦和折磨”,同时符合“普通接受大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价值取向”,寄托“他们对正义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