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22.(14分)(1)不变(1分)(2)ATCGAC(2分)4(2分)(3)多(2分)(4)P长穗不抗稻瘟病×短穗抗稻瘟病HHBBhhbb配子HBhbFHhBb长穗不抗稻瘟病⑧F,长穗不抗稻瘟病长穗抗稻瘟病短穗不抗稻瘟病短穗抗稻瘟病H_B_H bbhhB_hhbb8长穗抗稻瘟病植株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即为所需品种(4分)(5)12%(3分)》【考查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解析】(1)由“基因B中的一个碱基A变成G”可知,基因B突变为b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组成基因的碱基数量不变。(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与TAGCTG杂交的DNA单链序列为ATCGAC,该片段有6个碱基,不同排列顺序有4种,因此自然界中与该序列碱基数量相同的DNA片段最多有4种(3)由题意可知,抗稻瘟病水稻含有的基因b抑制基因P的转录,使得基因P转录出的mRNA含量减少。不抗稻瘟病水稻细胞不含有基因b,基因P的转录不受抑制,因此,不抗稻瘟病水稻细胞中基因P转录出的mRNA含量多于抗稻瘟病水稻细胞。(4)现有长穗、不抗稻瘟病(HHBB)和短穗、抗稻瘟病(hhbb)的水稻种子,要选育出纯合长穗、抗稻瘟病(HHbb)的水稻,将水稻种子进行种植,长成植株后可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操作流程为亲本杂交→F,自交→选择目标表现型→连续自交筛选纯合植株,具体遗传图解见答案。(5)在第一代中,抗稻瘟病植株(bb)的基因型频率为10%,不抗稻瘟病植株(B)的基因型频率为90%,该群体增加一代,抗稻瘟病植株(bb)的基因型频率增加10%,即为10%×(1+10%)=11%,不抗稻瘟病植株(B_)的基因型频率减少10%,即为90%×(1-10%)=81%,则第二代抗稻瘟病植株的基因型频率为11%/(11%+81%)≈12%。
21.(10分)(1)有氧(1分)乳酸(C,H,0,)(2分)(2)过氧化氢酶(1分)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避免过氧化氢对细胞的毒害(3分)(3)避免代谢产物的积累,维持内环境的H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条件(3分)【考查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内环境稳态【解析】(1)由图可知,呼吸链受损发生在线粒体内,而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因此呼吸链受损会导致有氧呼吸异常,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将丙酮酸转化为乳酸,故代谢物X是乳酸。(2)由图可知,酶B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因此酶B为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可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进而避免过氧化氢对细胞的毒害。(3)过程④将乳酸转化为丙酮酸,随后丙酮酸参与代谢,可以降低细胞外液的乳酸含量,避免乳酸在细胞内外的积累,有利于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同时,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