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南通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答案,目前我们趣对答案已经整理了南通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趣对答案。
32.示例一:增加内容:联合国的创立。(2分)论证:1945年6月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议,数十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家宜言》,10月,建立了联合国。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为宗旨。联合国虽然一度为美国所操纵,但在国际事务中仍发挥了积极作用。(4分)示例二:增加内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2分)论证: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使新中国在建立初期在外交上取得了很大成就。(4分)例三增加内容:美国侵略朝鲜。(2分)论证:二战后,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和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美国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在中朝军民的打击下,战争以美国的失败而告终,美国被迫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提高了中朝的国际地位,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以上示例任选两个方面作答,还可插入冷战的形成,对德国的处置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理解分析;二、整体把握材料的内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增加部分史实,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言之有理。示例一:根据材料“二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对战败国的处理”“五国和约”“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和民主化改革”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考虑在省略号内加入“联合国的创立”,然后从联合国的成立、职责、宗旨和局限等方面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根据材料“第十二章新中国的成立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年)”“中国革命胜利对国际系的影响“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等信息并结合知识可考虑在省略号内加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然后从外交方针的基本史实影响等方面分析作答。示例三:根据材料“美国武装占领台湾美国扩大印度支那战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考虑在省略号内加人美国对外扩张的史实,如“朝鲜战争”,然后再从朝鲜战争的背景、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示例论題: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新中国”的基本内涵。(2分)闸述: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車,在此背景下,康有为首先提出了“新中”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意图。此后,仁人志土们不断丰富“新中国”的内涵,五四运动后,反帝反封建成为时代主流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也成为“新中国”的基本涵义。中国共户党成立后,历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由此诞生,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人民获得了解放,成为了国家的主人。(8分)总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新中国”的基本内涵。(1分)(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可)【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选题角度,如挽救民族危机、近代化、立宪民主的现代化等,并根据选题角度拟出相应论题,如新中国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与近代化进程等,其次,根据论题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如从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可提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从《新中国在演进》和理想小说《新中国》中可提取近代化等,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