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大联考2022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一)历史试题答案

趣对答案

名校大联考2022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一)历史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名校大联考2022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一)历史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名校大联考2022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一)历史试题答案

image.png@!test

15.B【解析】据材料“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并结合所学知识仁”属于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可知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教化病人心理的问题,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医术有其医药学的基础,不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古代中国医术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故D项错误。

image.png@!test

10.(1)要求:为政以德;以身作则。(2分理念:德治(或仁治);礼治。(2分)(2)标准:能否使公民向善。(2分)因素:通过法律塑造公民的习惯;努力懂得立法学(2分)(3)共同点:道德与政治存在内在联系(或道德是政治的前提和基础)。(2分)借鉴价值:治国者良好的自身修养;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2分)【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以得出其要求为为政以德;以身作则。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所学得出,孔子在政治上主张统治者应该德治、礼治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立法者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具有德性)”可以得出标准为能否使公民变好。第二小问依据“立法者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具有德性)”“他就应当努力懂得立法学”可以得出因素为通过法律塑造公民的习惯;努力懂得立法学(3)第一小问依据孔子的德治和亚里士多德强调通过立法使人们变好即具有德性,可见二者都比较关人的道德。第二小问由他们的观点主张可以得出要提高公民素养,二要加强执政者自身建设,通过立法规范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