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2答案

2022届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2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2届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2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42.示例一:赞同。(1分)理由:中庸之道的核心,强调的是忍,对什么事情都不能偏执。表面上看,中庸之道讲的是把握中间,折中公允,但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评判“过”与“不过”的标准也是在变化的,时代变化了而标准不变,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明中后期思想家李贽“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而宣告失败;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伽利略著名的比萨斜塔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有关物体运动的学说;量子论和相对论则修正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等等。人应该具有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能力,有自己的见解,中庸之道,抹杀了人的独立思维能力。(10分)因此,不能把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分)示例二:反对。(1分)理由: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中庸之道是一种客观,是一种合理和谐,更是一种境界。“舜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汉朝选择昭君出塞而不是大军西征,是中庸之道;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而不是直接没收地主土地是中庸之道;周恩来汲取中庸之道精髓,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将中庸之道的和合精神创造性地应用到外交实践中,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风格;现在实行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存发展,更是中庸之道等等。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是中国人普遍的行为准则。(10分)因此,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分)【解析】要求对材料所给的观点予以评判,赞同、反对、修改均可,并结合史实进行理由阐述,属于开放性试题。关键是要结合史实对观点进行论述,论述时要注意逻辑清晰,史实正确、充分,紧扣观点,切忌”跑题”。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
(1)A物块在被绳拉断后,沿光滑轨道到达最高点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2分)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mg-mg=mR(2分)解得:=yP(1分)(1)弹簧弹开A和B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0=m、_m8(2分)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Ep=m2+m2v2(2分)解得:V=2m/s,v2=4m/s绳拉断过程中,对A物块由动量定理:I=mv4=mV=18g.m/s(1分)拉A的力与拉B的力等大方向,所以绳拉B的冲量为:I=1Kg.m/(1分)(3)对B由动量定理:r=m2VB-m2V2解得:vn=3m/s(1分)此后B滑上小车,设B刚好滑到小车右端共速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m2VB=(m2+Mh(1分)由能量守恒定律:mgL=m22-(mg+M)2(1分)解得:n=0.5(1分)①当满足0.3≤μ(0.5时,B和小车不能共速,将从小车右端滑落,B和小车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m2gL=6(1分)②当满足0.5≤H≤0.6时,B和小车能共速为v,B和小车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2=mv2-(m2+M)2=3J(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