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2022-2023高三一轮复习40分钟周测卷(重庆专版)二十二历史试卷答案

衡水金卷先享题2022-2023高三一轮复习40分钟周测卷(重庆专版)二十二历史试卷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衡水金卷先享题2022-2023高三一轮复习40分钟周测卷(重庆专版)二十二历史试卷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13.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南朝时期的庶族地主崛起,政府给予政策支持,这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D项正确。军功授爵并非常态化,A项排除;庶族地主的兴起冲击了门阀政治,加强了皇权,B项排除;材料与九品中正制无关,C项排除。
27.示例一:论题:郡县制国家治理的统与治既紧密联系,又包含着内在的冲突。(2分)阐述:“统”的对象主要指人,目的是形成国家统一体,维护国家统一体的完整和安全,维护中央政权稳定和延续;“治”的对象主要指事,目的是有效地处理各类公共事务,达到“分治其事、集权于上”。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构建起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为统治者所重视,但统与治之间存在天然的冲突。比如在封建制之下,中央统治力量较弱,地方诸侯的治理权过于强大,导致中央难以统治地方;而在郡县制之下,中央统治力量强大,地方治理权较弱,难以有效地治理地方。(8分)综上所述,唯有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将权力和利益分而治之,处理好统与治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2分)示例二:论题:解决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冲突是国家治理的关键。(2分)》阐述:在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关键是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体制,导致王国问题的出现,给中央政权带来威胁。汉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时,颁布了推恩令,使王国数量增多,领地缩小,无力对抗中央。唐中叶以后,藩镇势力增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唐亡后,割据势力更加发展,演变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制度再次遭到破坏。如果地方势力过于强盛,中央控制力削弱,藩镇之乱则为祸深远。若中央过度集权,强干弱枝,则地方积极性受挫,宋之积贫积弱殷鉴不远。(8分)》综上所述,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要兼顾地方利益,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稳定发展。(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评分标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