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趣对答案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答案,目前我们趣对答案已经整理了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趣对答案。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image.png@!test

5.C【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可知,清朝前期濮院镇农家的经营重心从农业转移到手工业,且把农田耕作看作副业,因忙于手工业而无暇顾及,不得不雇佣邻近的石门桐乡农民来种“跨脚田”,故选C项;濮院镇农民雇佣邻近的石门、桐乡农民来种“跨脚田”,说明当时确实存在资本主义萌芽但仅凭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这一结论,故排除A项;材料中“人地矛盾”严重是指石门、桐乡地区濮院镇没有体现这一现象,故排除B项;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排除D项。

image.png@!test

18.示例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鲁迅提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是“国家的脊梁”,这对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着重大意义。(2分)黄继光是“舍身求法”的国家脊梁。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不惜以自己的身体堵住枪口,从而贏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次胜利。正是无数个像他一样的志愿军战土,才使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分)王进喜是“拼命硬干”的国家脊梁。他为了摘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使大庆油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正是无数个像他这样的劳动人民,才使中国实现了石油的完全自给,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3分)邓小平是“为民请命”的国家脊梁。他为了尽快使中国转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古稀之年仍再次参加工作,及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全面部署,使中国进入了新时期,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3分)袁隆平是“埋头苦干”的国家脊梁。他为了摆脱中国粮食短缺的面貌,在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方面不断探索,不仅培育出“南优2号”等杂交品种,还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为解决世界性粮食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正是无数个像他一样的科学家,才使中国现代科技事业不断地发展。(3分)(任选三个人物即可,“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人物的重要贡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可分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理解鲁迅的原话。鲁迅这句话的核心就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是‘国家的脊梁”,从历史角度分析则是强调“国家的脊梁”的历史意义,即“国家的脊梁”在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大积极作用。第二步是结合具体人物事例及其成就进行历史解释。这就要结合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具体论述其对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