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3]第3套 高中2023届入学摸底测试政治试题答案

[国考1号3]第3套 高中2023届入学摸底测试政治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国考1号3]第3套 高中2023届入学摸底测试政治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11.下表为近代英国法律建设表。英国制定这些法律意在时间法律1834年颁布《济贫法修正案》,维持了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1842年颁布《矿井法》1844年颁布《工厂法》1846年废除《谷物法》,保证粮食自由进口1847年须布《十小时工作法》1848年颁布《公共卫生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废除航运限制A.促进内阁制度形成B保障革命胜利成果C.适应工业革命发展D.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答案】C【解析】据材料,英国制定的法律涉及劳动力、市场、原料、自由贸易等方面,这与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故答案为C项。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实际上的第一任内阁首相,内阁制形成,排除A项;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B项说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推行福利国家制度,排除D项。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秦汉到隋唐,乡官属于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此期间的乡官制,是与当时的田制、户籍和赋役制度相依存的,这三者既是乡官掌管的基本职司,也是乡官长期存在的合理依据。中唐“干戈兴,赋税烦”,均田制、户籍和租庸调发生了很大变化。两税法行于天下,国家舍丁税产,私人资产多少,遂成为国家征税派役的主要依据。数量不多的里正等乡官,已经不能适应舍丁税产后更为复杂多变的情况。赵宋基于“不抑兼并”的国策,相应采取了实用主义的征税派役,即以富户充当乡役来取代乡官,去自行完成征税派役以及捕盗等任务,即所谓“以民供事于官为役”。两宋乡役取代乡官,意味着专制国家对基层社会支配方式的重要转换,即不再以乡官为主渠道。…总之,两宋乡役送走了国家凭借乡官支配县以下基层社会的旧方式,拉开了“县令之职,犹不下侵”的序幕。此幕一经拉开,以士绅和宗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立即以应对乡役为契机,不约而同地参与到重新建构基层社会新秩序的进程中来。摘编自李治安《宋元明清基层社会秩序的新构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宋朝乡役取代乡官这一变化。(12分)【答案】评述:两税法实行,舍丁税产(即以人丁为主改为以财产为主要依据征税),使乡官制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管理形势;宋朝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倚重乡役(乡绅、地主、富农)管理乡村和征税。(4分)这一变化改变了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支配、管理、征税)方式,有利于发挥地方乡绅富户对乡村民众的影响力,减少政府任官数及俸禄开支。但容易造成地方势力膨胀,影响朝廷政令的执行力度。(8分)